绪论
一、运用多学科知识从多维度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法的研究
三、重视经济法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有机结合
四、寻求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第一编 经济法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重视经济法学史的研究
一、经济法学史的研究现状
二、经济法学史的研究方法
三、经济法学史的研究目标取向
第二节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一、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初使用
二、德萨米对经济法概念的使用
三、蒲鲁东对经济法产生原因的揭示
四、赫德曼对经济法产生原因及其法律形式的揭示
五、以经济法命名的经济法律和著作的诞生
第三节 经济法兴起的历史轨迹
一、经济法兴起的不同观点
二、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兴起
三、经济法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四、经济法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经济法兴起的原因
一、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基础
二、经济法兴起的社会经济原因
三、经济法兴起的政治原因
四、经济法兴起的法律原因
五、经济法理论兴起的逻辑演进
第五节 经济法发展前景展望
一、经济全球化对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定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三、俄罗斯学者拉普捷夫对经济法定义的重新认识
四、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五、本书对经济法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调整的概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
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概况
一、在传统体制下揭示经济法基本原则所存在的缺陷
二、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的新发展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第三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三、社会本位原则
四、经济民主原则
五、经济公平原则
六、经济效益原则
七、经济安全原则
八、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征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二、经济法律事实
第四节 传统经济法律关系原理的缺陷及其弥补
一、传统经济法律关系原理的缺陷
二、对传统经济法律关系原理缺陷的弥补
第五章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概说
二、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客观依据
三、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区别
四、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互动
第二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市场主体法
二、市场秩序法
三、宏观调控法
四、经济监管法
第二编 经济法主体制度
第六章 经济法主体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理论研究概况
一、经济法主体研究的起步
二、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发展
三、经济法主体研究的深入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的界定
一、经济法主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建构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
一、法定取得
二、授权取得
三、因参与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而取得
第四节 经济法主体的权限
一、经济法主体的权限概述
二、经济职权与经济职责
三、经济自治权限
四、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
第五节 经济法主体的司法实务问题
一、经济法主体多样性和具体性的司法要求
二、经济法主体及其权限之间的冲突与司法平衡
三、行政机关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损害不特定多数人权益的司法救济
第七章 经济法中的政府
第一节 经济法中的政府角色
一、政府角色的代表性理论
二、经济法中政府角色的适当定位
第二节 政府经济干预权
一、政府经济干预权的界定
二、我国政府经济干预权配置和行使中应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经济法中的政府责任
一、政府责任的含义
二、政府责任的正当性
三、政府责任的体系构建
第八章 经济法中的行业协会
第一节 行业协会概述
一、行业协会的定义及法律特征
二、行业协会的分类
第二节 行业协会经济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一、国家不当干预或管制下企业的自我防御与保护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下的第三条道路
三、特殊市场需要的供给者
四、经济民主的回应
第三节 行业协会的经济干预权
一、规章制定权
二、监管权
三、非法律惩罚权
四、争端解决权
……
第三编 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
第四编 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
第五编 经济监管法律制度
第六编 经济法责任与司法救济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