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听讲座(第1-17辑)
目 录内容简介
第1辑
王 选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1
陈嘉映 德国古典哲学与精神生活/27
姚国华 土著文明与大学建构/49
刘军宁 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63
张 静 法团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对话/93
(美)斯蒂格利茨 中国第二步改革发展战略/119
(美)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143
余 晖 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管制/155
陈志武 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179
查看完整
王 选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1
陈嘉映 德国古典哲学与精神生活/27
姚国华 土著文明与大学建构/49
刘军宁 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63
张 静 法团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对话/93
(美)斯蒂格利茨 中国第二步改革发展战略/119
(美)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143
余 晖 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管制/155
陈志武 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179
查看完整
目 录内容简介
《在北大听讲座》书系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约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
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本丛书被喻为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而深得各界读者钟爱。并被评为“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本丛书被喻为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而深得各界读者钟爱。并被评为“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目 录内容简介
第1辑
王 选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1
陈嘉映 德国古典哲学与精神生活/27
姚国华 土著文明与大学建构/49
刘军宁 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63
张 静 法团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对话/93
(美)斯蒂格利茨 中国第二步改革发展战略/119
(美)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143
余 晖 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管制/155
陈志武 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179
闵维方 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215
欧阳中石 对书法艺术的理解/235
张 晶 “偶然”之于审美创造/257
李远哲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279
江泽民 在北大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293
比尔·克林顿 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299
金大中 在北大的演讲/319
第2辑
叶朗 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诗意的人生/1
陆士桢 主流文化与当代青年成材之路/19
朱孝远 历史艺术的创新直觉/43
谢飞 电影导演艺术的思考与探索/69
李岱松 当下中国诗人的历史使命/87
王东岳 浅谈美的本质/99
杨善华 当代中国的家族势力/127
茅于轼 中国所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式43
张维迎 经济学家看历史、法律与文化/161
王成 侵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因果关系/179
辜正坤 网络与中西文化/217
秦晖 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239
——传统中国及其现代化再认识
陆学艺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259
第3辑
大江健三郎 致北京的年轻人/1
周汝昌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23
张岂之 百年中国史学回顾/39
戴锦华 大众文化包围中的文学/53
戴锦华 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75
谭霈生 中国新时期的戏剧/95
唐晓渡 当代诗歌先行者/115
王岳川 海外汉学家看后现代主义/125
荣维毅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143
李 强 经济与社会/165
厉以宁 区域发展新思路与中国西部大开发/183
宁 骚 西部开发政策的文化分析/205
温元凯 从华尔街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和机遇/221
汪建成 中西刑诉文化差异之原因/251
第4辑
成思危 解读新经济/1
厉以宁 当代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问题/29
晏智杰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学的回顾与前景/49
尹保云 现代化与中国经济改革/69
贾庆国 布什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89
夏学銮 大话西游·后现代主义与新新人类/107
徐友渔 西方对“文革”的研究/129
吕启祥 《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造/149
王义遒 21世纪的北大人/179
胡 泳 电脑和网络正在造就一种什么样的文化/193
孙小礼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211
关世杰 信息科学与文化建设/227
贺卫方 正义的行头——从法官换袍谈司法理念/253
马忆南 婚姻法修改中的女性问题/281
第5辑
周尊南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1
睢国余 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17
贺卫方 法治的精神/41
陈兴良 面向21世纪的刑事法治/65
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89
夏学銮 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105
辜正坤 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123
朱孝远 古代希腊人的诗性生活——英雄主义/145
星 河 时间足够你爱——中外科幻发展简史/167
孙东东 唇枪舌剑的思索189
徐葆耕 银幕上的“父亲”/213
马 戎 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231
杨雪冬 西方第三条道路评析/249
司 晶 信念与人生/267
第6辑
叶自成 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个问题/1
袁 明 从“9·11”谈起/15
刘西拉 世贸大楼倒塌后的反思/39
杨 明 美国总统选举的制度和程序/59
高希均 解析知识经济/79
刘震云 从《一地鸡毛》到《一腔废话》/101
董 强 从《笑忘书》看昆德拉作品中的人与社会/123
Kah Kyung Cho 张祥龙 现象学与东方思想/163
秦 晖 文化比较与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175
杨小凯 基督教和宪政/209
丁 宁 西方当代艺术心理学/233
程大利 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257
邱仁宗 人口问题与伦理学/269
第7辑
温元凯 21世纪的赢家战略/1
陈 平 从李约瑟问题到亚当·斯密困境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东西方文明的分岔/21
智效和 私有化在俄罗斯/39
连玉如 统一问题与德国模式/55
刘凯湘 法律援助漫谈/69
白建军 案例与学术研究/99
王岳川 现代性与东方主义问题/119
任红杰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137
赵汀阳 知识,命运和幸福/153
何怀宏 从城邦间的关系看雅典的兴衰/169
曹街京 张祥龙海德格尔与老子/193
朱青生 现代艺术的反审美性/205
欧阳中石 书的价值/225
梅墨生 中国书法的欣赏与技巧漫谈/239
王立平 从《红楼梦》音乐谈开去/255
邱仁宗 素食与动物保护的关系
——动物权利和解放的论证/273
第8辑
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1
张百春 东正教与俄罗斯理念/29
周启超 世纪之交的辉煌,白银时代的风采/57
徐凤林 东正教的神人之际/81
吴泽霖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103
张树华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135
张建华 恋女与情郎的永恒对话
——俄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群体特征/157
戴桂菊 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185
凌建侯 作为哲学家的巴赫金/215
查晓燕 俄国诗歌中的“皇村现象”/235
汪剑钊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漫谈/261
任光宣 俄罗斯艺术漫谈/289
第9辑
何怀宏 一个行动中的哲学家
——从苏格拉底之死谈起/1
张祥龙 叔本华、尼采与音乐/19
陈嘉映 科学的始祖——哲学?!/39
李景林 孔孟之道及其现代价值/71
彭 锋 另一种哲学实践/85
王 博 隐士的哲学/103
魏德东 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125
席大民 入世背景下的道德建设/143
黄 平 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159
温铁军 入世与中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175
姚 洋 国家与三农问题/209
尹保云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225
张文木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245
降边嘉措 中国的伟大史诗——《格萨尔》/283
摩 罗 《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297
第10辑
李学勤 探索中国古代文明/1
姚国华 21世纪中国大学运动/29
张世英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45
肖复兴 在时间中流淌的音乐/67
严宝瑜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的关系/89
林毅夫 学问之道/105
张曙光 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129
王勇从 “入世”一周年再看加入wT0的机遇与挑战/165
冯仲平 打伊背景下的美欧关系走向/193
刘金质 布什主义/211
高伟浓 国际海洋法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24l
陈兴良 从“枪下留人”到“法下留人”/253
季建林 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奥秘/289
第11辑
历史的先声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1
思想言说
曹文轩 对四个成语的解读——我所理解的“真文学”/7
范伯群 建立生态平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49
张曼菱 西南联大与我们/81
袁鹤翔 精英主义与全球化/107
张 辛 文化与文物/133
叶自成 中国的强国心态同大国外交战略/159
燕继荣 中国政治转型战略研究/181
朱天飚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展望/203
牛若峰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217
丛 中 远离精神障碍,保持心理健康/241
访问与求证
孙绍振/燕舞/刘琼 中国人的幽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269
第12辑
大学之道
劳伦斯·萨默斯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前沿观点
李义虎 “3.20大选”与两岸关系/23
毛寿龙 新一届政府与治道变革/47
彭 林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71
辜正坤 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85
陈新雄 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和赏析/117
曹和平 解农之困——中央一号文件/139
李成贵 三农问题的政治经济学/171
王春光 农村分层和农民负担/207
韩嘉玲 托起明天的希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227
马忆南 个人自由与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制/253
名家访谈
北岛/唐晓渡 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279
第13辑
历史的先声
陈独秀 敬告青年/l
思想的言说
石之瑜 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11
楼宇烈 禅与生命体悟/43
钱理群 《故事新编》漫谈/65
严绍璺 文化传递的基本形态/91
张 辛 诗书画与文人生活/109
张祥龙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141
张英进 中国现代性的五个面向/阶段/167
陈 超 关于当下诗歌的讲谈/187
王 娟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199
周旺生 法典在制度文明中的位置/225
陈少峰 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255
访问与求证
杨福家 大学要有“大爱”
第14辑
国事点评
战后六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
非常眼光解读《反分裂国家法》
印度宗教与现代化
“9·11”之后的欧洲社会政策与中国新移民
文化游走
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中的真、善、美
希伯来《圣经》和儒家文学经典化之比较
由《周易》看象的文化符号学
“家”的寓言与“铁屋子”的故事——论中国电影的一个原型结构
文化认同与欧洲的一体化
学术精研
二十一世纪中国民法
从外国直接投资解读中国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展望
侵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因果关系
第15辑
天下大事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格局和中国
伊拉克目前局势与未来走向
中美日三边关系
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
国情和民生
从民企国企差别到交换和价值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
市场化迷信与中国经济的两难处境
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思考
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
超越大众民主与权威主义——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启迪
文化生态
译介学与比较文学理论建设
有效沟通漫谈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当代虚无主义省思
爱的哲学
坚守传统的审美精神——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格
第16辑
天下大事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及其前景
谈《反分裂国家法》
从当前伊拉克的起义看萨达姆的政治遗产
美伊战争后的世界形势
思想的言说
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中医
发掘中国崛起中的软实力——和平进入世界的汉化时代
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化
现代化第三次浪潮与亚洲世纪
经济全球化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理论和战略
法律精神
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法律分析
物权法与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兼论法的公平、正义性
当代维权之法律解析
文化生态
健康自我意识——人才成功的第一要素
舞蹈,人类生命的伴侣——为北大艺术学系建院而作
第17辑
国学争鸣
透视“国学热”
理解孔子
儒家道德重估
当代中国思想——对转型社会的两种解读
文明寻踪
寻找失落的楼兰文明
《红楼梦》的阅读与文本
浅谈古琴艺术
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
国事关怀
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
谈文化产业
胡锦涛对台政策新取向
自下而上的力量——通过公众参与建设法治政府
俄罗斯观察
俄罗斯军事的历史演变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化
^ 收 起
王 选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1
陈嘉映 德国古典哲学与精神生活/27
姚国华 土著文明与大学建构/49
刘军宁 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63
张 静 法团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对话/93
(美)斯蒂格利茨 中国第二步改革发展战略/119
(美)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143
余 晖 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管制/155
陈志武 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179
闵维方 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215
欧阳中石 对书法艺术的理解/235
张 晶 “偶然”之于审美创造/257
李远哲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279
江泽民 在北大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293
比尔·克林顿 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299
金大中 在北大的演讲/319
第2辑
叶朗 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诗意的人生/1
陆士桢 主流文化与当代青年成材之路/19
朱孝远 历史艺术的创新直觉/43
谢飞 电影导演艺术的思考与探索/69
李岱松 当下中国诗人的历史使命/87
王东岳 浅谈美的本质/99
杨善华 当代中国的家族势力/127
茅于轼 中国所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式43
张维迎 经济学家看历史、法律与文化/161
王成 侵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因果关系/179
辜正坤 网络与中西文化/217
秦晖 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239
——传统中国及其现代化再认识
陆学艺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259
第3辑
大江健三郎 致北京的年轻人/1
周汝昌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23
张岂之 百年中国史学回顾/39
戴锦华 大众文化包围中的文学/53
戴锦华 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75
谭霈生 中国新时期的戏剧/95
唐晓渡 当代诗歌先行者/115
王岳川 海外汉学家看后现代主义/125
荣维毅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143
李 强 经济与社会/165
厉以宁 区域发展新思路与中国西部大开发/183
宁 骚 西部开发政策的文化分析/205
温元凯 从华尔街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和机遇/221
汪建成 中西刑诉文化差异之原因/251
第4辑
成思危 解读新经济/1
厉以宁 当代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问题/29
晏智杰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学的回顾与前景/49
尹保云 现代化与中国经济改革/69
贾庆国 布什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89
夏学銮 大话西游·后现代主义与新新人类/107
徐友渔 西方对“文革”的研究/129
吕启祥 《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造/149
王义遒 21世纪的北大人/179
胡 泳 电脑和网络正在造就一种什么样的文化/193
孙小礼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211
关世杰 信息科学与文化建设/227
贺卫方 正义的行头——从法官换袍谈司法理念/253
马忆南 婚姻法修改中的女性问题/281
第5辑
周尊南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1
睢国余 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17
贺卫方 法治的精神/41
陈兴良 面向21世纪的刑事法治/65
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89
夏学銮 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105
辜正坤 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123
朱孝远 古代希腊人的诗性生活——英雄主义/145
星 河 时间足够你爱——中外科幻发展简史/167
孙东东 唇枪舌剑的思索189
徐葆耕 银幕上的“父亲”/213
马 戎 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231
杨雪冬 西方第三条道路评析/249
司 晶 信念与人生/267
第6辑
叶自成 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个问题/1
袁 明 从“9·11”谈起/15
刘西拉 世贸大楼倒塌后的反思/39
杨 明 美国总统选举的制度和程序/59
高希均 解析知识经济/79
刘震云 从《一地鸡毛》到《一腔废话》/101
董 强 从《笑忘书》看昆德拉作品中的人与社会/123
Kah Kyung Cho 张祥龙 现象学与东方思想/163
秦 晖 文化比较与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175
杨小凯 基督教和宪政/209
丁 宁 西方当代艺术心理学/233
程大利 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257
邱仁宗 人口问题与伦理学/269
第7辑
温元凯 21世纪的赢家战略/1
陈 平 从李约瑟问题到亚当·斯密困境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东西方文明的分岔/21
智效和 私有化在俄罗斯/39
连玉如 统一问题与德国模式/55
刘凯湘 法律援助漫谈/69
白建军 案例与学术研究/99
王岳川 现代性与东方主义问题/119
任红杰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137
赵汀阳 知识,命运和幸福/153
何怀宏 从城邦间的关系看雅典的兴衰/169
曹街京 张祥龙海德格尔与老子/193
朱青生 现代艺术的反审美性/205
欧阳中石 书的价值/225
梅墨生 中国书法的欣赏与技巧漫谈/239
王立平 从《红楼梦》音乐谈开去/255
邱仁宗 素食与动物保护的关系
——动物权利和解放的论证/273
第8辑
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1
张百春 东正教与俄罗斯理念/29
周启超 世纪之交的辉煌,白银时代的风采/57
徐凤林 东正教的神人之际/81
吴泽霖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103
张树华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135
张建华 恋女与情郎的永恒对话
——俄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群体特征/157
戴桂菊 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185
凌建侯 作为哲学家的巴赫金/215
查晓燕 俄国诗歌中的“皇村现象”/235
汪剑钊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漫谈/261
任光宣 俄罗斯艺术漫谈/289
第9辑
何怀宏 一个行动中的哲学家
——从苏格拉底之死谈起/1
张祥龙 叔本华、尼采与音乐/19
陈嘉映 科学的始祖——哲学?!/39
李景林 孔孟之道及其现代价值/71
彭 锋 另一种哲学实践/85
王 博 隐士的哲学/103
魏德东 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125
席大民 入世背景下的道德建设/143
黄 平 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159
温铁军 入世与中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175
姚 洋 国家与三农问题/209
尹保云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225
张文木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245
降边嘉措 中国的伟大史诗——《格萨尔》/283
摩 罗 《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297
第10辑
李学勤 探索中国古代文明/1
姚国华 21世纪中国大学运动/29
张世英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45
肖复兴 在时间中流淌的音乐/67
严宝瑜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的关系/89
林毅夫 学问之道/105
张曙光 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129
王勇从 “入世”一周年再看加入wT0的机遇与挑战/165
冯仲平 打伊背景下的美欧关系走向/193
刘金质 布什主义/211
高伟浓 国际海洋法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24l
陈兴良 从“枪下留人”到“法下留人”/253
季建林 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奥秘/289
第11辑
历史的先声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1
思想言说
曹文轩 对四个成语的解读——我所理解的“真文学”/7
范伯群 建立生态平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49
张曼菱 西南联大与我们/81
袁鹤翔 精英主义与全球化/107
张 辛 文化与文物/133
叶自成 中国的强国心态同大国外交战略/159
燕继荣 中国政治转型战略研究/181
朱天飚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展望/203
牛若峰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217
丛 中 远离精神障碍,保持心理健康/241
访问与求证
孙绍振/燕舞/刘琼 中国人的幽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269
第12辑
大学之道
劳伦斯·萨默斯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前沿观点
李义虎 “3.20大选”与两岸关系/23
毛寿龙 新一届政府与治道变革/47
彭 林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71
辜正坤 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85
陈新雄 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和赏析/117
曹和平 解农之困——中央一号文件/139
李成贵 三农问题的政治经济学/171
王春光 农村分层和农民负担/207
韩嘉玲 托起明天的希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227
马忆南 个人自由与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制/253
名家访谈
北岛/唐晓渡 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279
第13辑
历史的先声
陈独秀 敬告青年/l
思想的言说
石之瑜 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11
楼宇烈 禅与生命体悟/43
钱理群 《故事新编》漫谈/65
严绍璺 文化传递的基本形态/91
张 辛 诗书画与文人生活/109
张祥龙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141
张英进 中国现代性的五个面向/阶段/167
陈 超 关于当下诗歌的讲谈/187
王 娟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199
周旺生 法典在制度文明中的位置/225
陈少峰 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255
访问与求证
杨福家 大学要有“大爱”
第14辑
国事点评
战后六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
非常眼光解读《反分裂国家法》
印度宗教与现代化
“9·11”之后的欧洲社会政策与中国新移民
文化游走
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中的真、善、美
希伯来《圣经》和儒家文学经典化之比较
由《周易》看象的文化符号学
“家”的寓言与“铁屋子”的故事——论中国电影的一个原型结构
文化认同与欧洲的一体化
学术精研
二十一世纪中国民法
从外国直接投资解读中国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展望
侵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因果关系
第15辑
天下大事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格局和中国
伊拉克目前局势与未来走向
中美日三边关系
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
国情和民生
从民企国企差别到交换和价值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
市场化迷信与中国经济的两难处境
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思考
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
超越大众民主与权威主义——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启迪
文化生态
译介学与比较文学理论建设
有效沟通漫谈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当代虚无主义省思
爱的哲学
坚守传统的审美精神——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格
第16辑
天下大事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及其前景
谈《反分裂国家法》
从当前伊拉克的起义看萨达姆的政治遗产
美伊战争后的世界形势
思想的言说
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中医
发掘中国崛起中的软实力——和平进入世界的汉化时代
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化
现代化第三次浪潮与亚洲世纪
经济全球化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理论和战略
法律精神
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法律分析
物权法与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兼论法的公平、正义性
当代维权之法律解析
文化生态
健康自我意识——人才成功的第一要素
舞蹈,人类生命的伴侣——为北大艺术学系建院而作
第17辑
国学争鸣
透视“国学热”
理解孔子
儒家道德重估
当代中国思想——对转型社会的两种解读
文明寻踪
寻找失落的楼兰文明
《红楼梦》的阅读与文本
浅谈古琴艺术
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
国事关怀
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
谈文化产业
胡锦涛对台政策新取向
自下而上的力量——通过公众参与建设法治政府
俄罗斯观察
俄罗斯军事的历史演变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化
^ 收 起
目 录内容简介
《在北大听讲座》书系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约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
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本丛书被喻为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而深得各界读者钟爱。并被评为“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本丛书被喻为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而深得各界读者钟爱。并被评为“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