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画与中国传统招魂仪式
灵魂的旅程
编者序:死亡给予的指引
目录
本书内容导航第一章 回避死亡与超越死亡:传统道教生死观
1. 集儒释二教生死论之大成:道教生死观
2. 不知生,焉知死:孔子对生死的看法
3. 死得其所: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
4. 死而不朽的千秋功业:人生三不朽
5. 无奈而坦然的宿命:生死有命
6. 视死如生:庄子超然看生死
7. 道教生死思想的传承:重生养生
8. 没有死亡的成仙梦想:长生久视
9. 挑战生死大限:导引求长寿
10. 对长生不死的外在寻求:求仙与服药
11. 成就不死的“金身”:内炼成丹
12. 无生无死得解脱:涅成佛
13. 不死的灵魂:轮回转世第二章 魂归何处:道教中的阴曹地府
1. 人死后灵魂的归所:阴曹地府
2. 仙人升天和灵魂归天是不同的:阴间机构出现
3. 先秦时期中国人最早的冥界:黄泉
4. 汉代流行的地府信仰:泰山治鬼
5. 魂与魄的安置:魂去梁父,魄到蒿里
6. 由泰山府君到东岳大帝:泰山地府的最高统治者
7. 东岳大帝的地府机构:七十二司
8. 东岳大帝的主要助手:五道将军和东岳十太保
9. 繁盛的东岳信仰:东岳庙与东岳庙会
10. 唐代佛教“地狱观念”传入:泰山冥府地狱的诞生
11. 泰山冥府地狱系统(1):地狱界河——奈河
12. 泰山冥府地狱系统(2):丰都庙与丰都大帝
13. 泰山冥府地狱系统(3):蒿里山阎王殿
14. 从泰山到四川丰都鬼城:宋代鬼都的“迁址”
15. 道教丰都鬼城系统(1):丰都天子殿
16. 道教丰都鬼城系统(2):冥府十殿
17. 最终的道教地狱系统:十殿阎王
18. 清官死后为阎王:民间四大阎王
19. 阴间的另一版本:十八层地狱
20. 总结:越来越细化的道教地狱第三章 当死亡来临那一刻:流连尘世的亡灵与招魂仪式
1. 生命终结时:魂飞魄散
2. 亡灵开始了漫游:黑白无常来拘魂
3. 魂见土地爷:注销人间户口
4. 上报城隍处:领取阴间路引
5. 假设灵魂暂时离开:家人招魂以挽留亡灵
6. 来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的惊人发现(1):帛画的主题是招魂
7. 来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的惊人发现(2):招魂图详解
8. 安慰亡灵:停灵以复魄
9. 亡灵入地府前最后的回首:煞神陪同返回故宅
10. 对待亡灵回家的礼仪:接煞. 赶煞和回煞第四章 痛苦的“炼狱”:亡灵在阴间的历程
(一)进入地狱
1. 真的死了:亡灵开始了阴间历程
2. 进入阴间的必经关卡:过鬼门关
3. 跨过忘川河:奈何桥上生死两重天
4. 照见前世今生的缘分:奈何桥边的三生石
5. 亡灵最后一次向亲人告别:望乡台上遥望阳间
6. 通向幽冥之狱:黄泉路上彼岸花
(二)地狱审判
1. 来自佛教的地狱精神:道教地狱的赏善罚恶
2. 亲人可为地狱亡灵所做的祭祀:“七七斋”超度亡灵
3. 进入秦广王第一殿:计算此世功过善恶
4. 进入楚江王第二殿:在活大地狱受刑罚
5. 进入宋帝王第三殿:在大黑绳大地狱受刑罚
6. 进入五官王第四殿:在合大地狱受刑罚
7. 进入阎罗王第五殿:在叫唤大地狱受刑罚
8. 进入卞城王第六殿:在大叫唤大地狱受刑罚
9. 进入泰山王第七殿:在焦热地狱受刑罚
10. 进入都市王第八殿:在大焦热地狱受刑罚
11. 进入平等王第九殿:在阿鼻地狱受刑罚
(三)投胎转世
1. 进入转轮王第十殿:核定罪福轻重而投生
2. 跨过不同的桥:转世的不同身份
3. 喝下孟婆迷魂汤:忘却前生所有事
4. 堕落簿:人身难得而成畜
5. 魂归处:重回人间换了样第五章 寄托哀思:道教追思仪式
1. 给死者打扮:沐浴更衣
2. 丧事的公开化:报丧
3. 收尸入棺:大敛
4. 披麻戴孝:丧服
5. 送亡灵上路:出丧
6. 让亡灵安息:处理尸体的种种葬式
7. 选择风水宝地:阴宅
8. 视死如生:厚葬
9. 为亡者请求赦免生前过失:拜忏
10. 为死者往生天界的超度:诵经
11. 为亡魂照亮升天的路:灯仪
12. 帮助亡魂脱离苦难:炼度仪
13. 从地狱到仙境的跨越:度桥仪
14. 生者为死者结亲:冥婚
15. 慎终追远:祭祀
附录 道教斋醮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