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作者:藤田昌久,克鲁格曼 等著,梁琦 主译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
丛书:经济科学译库
页数:295
定价:42.00 元
ISBN-13:9787300130378
ISBN-10:7300130372
去豆瓣看看 第一篇 导论 地理学的再发现 关联与因果循环 建模技巧: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模型、冰山成 两个有用的问题 本书的安排 空问、贸易和聚集 第1章 文献回顾:城市经济学 冯·杜能模型 对城市的解释:外部经济 城市体系 多个次中心 传统城市经济学的用途与局限 第2章 文献回顾Ⅱ:区域科学 中心地区理论 基础一乘数分析 第二篇 市场潜力分析 区域科学的局限性 附录:分岔点简介 劳动力流动性与区域发展 第3章 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及其空间含义 消费者行为 多个地区与运输成本 生产者行为 若干标准化 价格指数效应与国内市场效应 "非黑洞"条件 第4章 中心与外围 假定 瞬时均衡 中心一外围模型:说明与数值示例 中心一外围模式如何得以维持? 对称均衡何以瓦解? 启示与结论 附录:对称均衡瓦解 第5章 多个地区与连续空间 三地区情况 轨道经济 图灵方法 波动的增长率 确定首选频率:大型经济 从局部到整体 结论 附录:模拟参数 第6章 农业运输成本 贸易成本:现实情况 贸易成本模型 中心一外围结构抑或对称均衡? 差别化农产品 结论 附录l:对称均衡瓦解 附录2:模拟参数 …… 第三篇 城市体系 第四篇 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藤田昌久,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现为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师从区域科学鼻祖沃尔特·艾萨德(Warter Isard),于l972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这本《空问经济学》让其在经济学界声名鹊起。
保罗·克鲁格曼,当今世界最享有盛名的国际经济学家。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Woodrow Wnson学院教授。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供职前,他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l991年因其在新贸易理论上的开于石性成就而获得著名的“克拉克青年经济学奖”奖章;l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2008年,他众望所归地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且为该年度唯一获此奖的经济学家。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的表彰中,特别提到克鲁格曼的两本书,其中之一就是这本《空问经济学》。
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现为伦敦大学经济和政策学学院的教授,英国国际发展部首席经济学家,英国财政部顾问。
空间经济学已成为当代经济学中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空间经济理论被视为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它为人们研究区位理论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大家合作之结晶,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3位作者于2001年获得了亚洲 具备影响力的“日经奖”;而藤田昌久和保罗·克鲁格曼又于2002年双双获得国际区域经济科学协会(RSAI)所设立的一届“阿隆索奖”。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任何想在空间经济学这一乐园流连或耕耘者,无疑都应该研读这部经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