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宁罕,1936年4月约翰·伯宁罕出生在英国萨里郡。约翰的父亲是一名销售员,奔波在英国的不同地方,因此,伯宁罕一家经常搬家,约翰则前前后后换了十所学校。约翰十二岁时进入以革新、开明和自由的校风而闻名的夏山学校就读,在那里他尽情地绘画。十七岁时因拒绝服兵役而接受了为期两年的服务替代役,期间约翰的工作包括战地急救、护林、农耕、盖学校等等,足迹远至意大利南部和以色列。童年经历的特殊,深深影响了约翰后来的艺术生活。
1956年,约翰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在那儿,约翰遇到了日后同为知名童书插画家的终身伴侣海伦·奥克森伯里),毕业后再度回到以色列,以为卡通影片设计模型维生。1960年回到英国,开始画交通局的地铁海报、电视预告片、卡通和圣诞卡,同时尝试拿着他的作品集到各个出版公司寻求出版,希望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插画家,但都没有成功。约翰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默默创作自己的第一本绘本《宝儿》。幸运的是,他的朋友将《宝儿》引荐给入行不久但日后影响深远的著名出版人汤姆·麦奇勒。“我对《宝儿》热情很高,所以恳求老板,尽管困难重垂,还是让我试一试。”汤姆在自传里这样写道。事实上,《宝儿》出版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卖出八个国家的版权,随后还获得了英国童书插画家的最高荣誉——凯特·格林纳威的首奖。此奖通常授予作品已相当丰富的画家,约翰-伯宁罕是第一位因处女作而获奖的画家。当时,约翰·伯宁罕仅二十九岁。由此,“崛起于1960年代,且四十年来创作不缀的绘本界重量级人物”横空出世,台湾资深儿童文学工作者林真美如此形容,“观其创作轨迹,似乎也看到了当代绘本的发展缩影。”继《宝儿》之后,约翰·伯宁罕在1960年代创作了数本以动物为主角的绘本故事,并且多为一段追寻的历程,因为主角的勇于突破成见,得以获得温暖的结局,这个阶段的作品流露出明显的英国文化色彩。这些作品中,鲜艳厚重的色彩及工整漂亮的笔法都让人印象深刻。从1970年代开始,约翰·伯宁罕改变了创作风格,回归素描手法搭配水彩或彩色墨水,文字以重复式的组合为特点。约翰·伯宁罕于1970年创作出版了一部与早期风格迥异的作品《和甘伯伯去游河》。在这本书里,伯宁罕在图画中自在地运用各种媒材和线条,画面上流动的光影随着小河淌水,引领着读者身临其境地与甘伯伯和动物们一起游河。从表面看来,作品的故事性似乎被大大削弱,其实读者的参与度更高、故事更具开放性。事实证明,约翰又给大小读者带来一场惊艳——《和甘伯伯去游河》再度获得凯特·格林纳威的首奖。从约翰1970年代的创作来看,探索成人与小孩的关系成为他津津乐道的主题,例如《莎莉,离水远一点》及《莎莉,洗好澡了没?》,道尽了成人与孩子两个世界的差异。在约翰·伯宁罕的笔下,孩子丝毫不受限于成人世界的严谨无趣的规范。约翰曾自称他的作品模仿的是大约五岁孩子的眼光与心情,在那个世界里,孩子最大,所有大人们的规矩都不算数。他探索与声援的是孩子无垠的想象世界。创作于1991年的《我的秘密朋友阿德》便是这一类作品中的杰作。朋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无须多言。约翰对孩子内心的孤独与想象的描绘,真实、亲切,还有隐隐的希望,如同他送给我们的一份神秘礼物。无论是大人或小孩,在心底深处都会希望能拥有一个互相扶持、祸福与共并且是独有的,像阿德一般的秘密朋友吧!
在一次采访中,约翰·伯宁罕淡淡地提到,他创作童书旨在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半个世纪以来,约翰·伯宁罕创作不断,探索不断,日渐成为英国乃至世界级的儿童绘本大师。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