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上册)(第4版)
作者:(美)舍曼等 著,李义天等 译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7
页数:277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300132594
ISBN-10:7300132596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西南亚与东北非地区的早期文明
第一手资料
史诗《吉尔伽美什》
《汉谟拉比法典》
献给法老的赞美诗
埃及的南部邻邦
《旧约·创世纪》与《旧约·出埃及记》
《阿托恩赞美诗》与《旧约·诗篇》:埃及人与希伯来人
第二手资料
《农业革命》
文明的进程
古代世界中的自由:苏美尔文明
埃及与古代近东地区的女性
第2章 印度(公元500年以前)
第一手资料
《摩奴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
《摩诃婆罗多》
《摩奴法典》:婚姻和性行为
《经造支》:耆那教教义
《佛所行赞》:佛教的起源
大乘佛教传统:菩萨的慈悲
第二手资料
古城哈拉帕
《古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的连续性
第3章 中国(公元500年以前)
第一手资料
《论语》:儒家学派
儒诗:女性的角色
佛曲:女性的生活场景
为君之道
卓越的学识:法家学派
道家作品:《智者断案》和《社会关系》
第二手资料
中国文化中的亲缘关系
中国的文化遗产
第4章 地中海盆地:希腊文明
第一手资料
《伊利亚特》
妇女之诗
《斯巴达的政治体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黄金时代的雅典
《安提戈涅》
《理想国》
医学和巫术
第二手资料
希腊人:奴隶制度
《希腊的现实》
第5章 地中海盆地:罗马文明与基督教的起源
第一手资料
罗马宪体
埃塞俄比亚人
……
第6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7章 印度河东南亚(500-1500)
第8章 中国和日本(500-1500)
第9章 蒙古人、突厥人和中东地区(1000-1500)
第10章 西方社会的秩序探求:欧洲中世纪(500-1300)
第11章 西方社会的转型(1300-1500)
第12章 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1500年以前)
附录 视觉资料
第1章 视觉资源
第2章 视觉资源
第3章 视觉资源
第4章 视觉资源
第5章 视觉资源
第6章 视觉资源
第7章 视觉资源
第8章 视觉资源
第9章 视觉资源
第10章 视觉资源
第11章 视觉资源
第12章 视觉资源
丹尼斯·舍曼(Dennis Sherman),是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的历史学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完学士(1962)与硕士(1965)后,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0)。曾得到福特基金会(1968-1969,1969-1970)、经济史研究学会(1971-1972)以及国家人文科学基金(1973-1976)的奖励和资助。
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作为一种绵长的生活时空,更是把这种多样性在最大范围内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因此,一部“世界文明史”的编撰,必定要呈现世界各地的生活场景,必定要将人类历史“看作是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历史的事实和记载已经表明,地理条件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分散在全球的生活群体发展出各自的生产方式、组织类型和思想观念。即便这些因素会随着交往的扩大而彼此互动,乃至构成共识与交集,但这种互动和交集仍是生活多样性的结果,甚至还会因为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而使其多样性变得愈发明显。
在这部由西方学者编撰的《世界文明史》中,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的历史,也能看到非西方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读到大量关于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互动的历史。
《世界文明史(上册)(第4版)》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所给出的只是历史记载的材料、历史研究的范例并辅以一定的提示,而不是任何结论。编者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希望通过上述历史证据和历史线索的引导,来培养读者的历史研究能力。让读者在开放、繁杂的历史记载面前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侦探”,去“发现前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这些想法和做法背后的理由与原因,并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时间顺序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