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秋韵文库:战国秦汉之国思想新考
作者:杨生民 著
出版:金城出版社 2011.11
页数:258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15500249
ISBN-10:751550024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商鞅变法与秦治国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春秋时期重民轻天思想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改革
第二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指导思想的确立
一、卫鞅变法与变法的内容
二、商鞅变法与秦国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秦继续改革与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的策略思想
一、先易后难策略思想的出现与作用
二、远交近攻策略思想的出现与作用
第四节 秦统一前后学术思想政策的演变
一、吕不韦当政时期秦学术思想的变化
二、秦始皇统一各国的条件与意义
三、秦朝速亡的学术思想原因考察
第五节 法家学说的发展、蜕变及其历史命运
一、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出现与发展
二、战国中期以后法家思想的蜕变
三、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 西汉初期的学术与治国思想
第一节 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的出现
一、汉初刘邦对治国人才与思想的寻求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提出与推行全国
第二节 文景时的无为而治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令民铸铁、开矿,促进工商业发展
二、减轻徭役、田租,发展农业生产
第三节 以法治国、恢复发展道德与学派文化
一、废除秦暴政苛法内容概述
二、汉初以法治国的历史特点
三、重视道德建设、关心民众疾苦
四、初步恢复与发展学派文化
第四节 汉初学术思想政策中应探讨的两个问题
一、道家思想在汉王统一国家过程中的作用
二、文景时期其他学派的作用与影响
第五节 从无为而治治国到“仁政”的实现
第三章 汉武帝时期学术语治国思想的演变
第四章 董仲舒的神学思想与思维模式新探
第五章 元、成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与西汉的衰亡
第六章 西汉后期谶纬地发展及其在东汉的兴衰
附录 论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也谈思想方法问题
后记
杨生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代社会性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l993)、《中国春秋战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汉武帝传》(简体版:人民出版社2001;繁体版: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杨生民经济史论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2)等。
《首都师范大学秋韵文库:战国秦汉之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
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秋韵文库:战国秦汉之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