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书之国
作者:苏静 著
出版:凤凰出版社 2011.11
丛书:文治LAB
页数:173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50609822
ISBN-10:7550609829
去豆瓣看看 专题Feature
书佑之国
微缩的读书大国
从文库本到轻小说
畅销书的通行证
日本书业与中国文学的倒影
诗与刊的生存
摄影书·摄影术
《花椿》,作为代名词
不在游戏就在攻略
一种漫画,两种未来?
玩物志
印刷之路
设计之源:吕敬人谈杉浦康平
破坏,祖父江慎的制书术
藤本泰——日本杂志的一张脸
电子出版与荷尔蒙
我与旧书有个约会
洛中蠹鱼录
人物People
森村泰昌:人类是擅长演戏的动物
专栏Columns
流行文化:最好的杀人武器
变容及伪装
用影像感知日本
电视TV
全年龄的创意竞赛 超级变变变
词汇IN-word
告诉我吧!日语老师 第四课
毛丹青,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吴伟明,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专攻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旁及港日关系史与日本流行文化。吴教授的另一身份是blogger,他以“知日部屋屋主”为名,在网上世界与对日本有兴趣的同好切磋及分享。
汤祯兆,香港文化人、影评人及作家。长期写作,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有《日本中毒》、《命名日本》。即將在內地推出的著作有《乱步东洋》、《俗物图鉴》及《全身文化人》等,香港出版的最新作为《香港电影夜与雾》。
健吾,八十年代出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后留学日本筑波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讲师。身兼作家、记者、编辑、大学讲师、时事评论员、小说写手。文章专栏见于Milk新潮流、CUP、Metropop、am730、《明报》、《东方日报》、《信报财经新闻》等各大报章杂志。
姚远,西安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在《青春潮》杂志社任记者、编辑。1988年赴日,从师于著名摄影大师森山大道。2000年起,创办电子杂志《日本流行资讯报》(后改名为《东京流行通讯》),十年来坚持不懈地传播日本流行文化。近年来,为多家中、港、台杂志撰稿,并助力日文书籍的中文版引介工作。
李长声,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著有《枕日闲谈》等。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受邀多家媒体报刊撰写专栏随笔,结集《樱下漫读》 《日知漫录》 《东游西话》 《四帖半闲话》 《居酒屋闲话》 《风来坊闲话》 《东京湾闲话》等。
剑心,香港新浪榜首博客《剑心,回忆》作者,主打日剧电影、美食生活、脱宅成长、男女关系等。同时为网络电台节目主持及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宅男罐头学》一书。 汗青,本名叶军,一九六七年五月生,浙江杭州人。先后于外贸、IT行业进行自我发展,现从事文化策划和推广工作。因长期从事策划等文案工作,同时对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在几年中积累了不少关于文史方面的著叙。
在表现方式上,《长江三角洲产业地图2006-2007》延续了“融天资讯”中国产业地图系列的编纂风格:以产业为脉络,以图表为主要表现手法,结合简练的文字,全面、集中而有侧重地反映了长角三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但与上一本长三角产业地图相比有两个新的特点:一、关注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同构和产业转移现象;二、对于竞争力产业采取产业链的手法进行分析,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区域内的布局状况,揭示各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同时可以反映区域内的一体化进程。
《长江三角洲产业地图2006-2007》在写作思路上采取产业链的方式对产业进行分析,从产业竞争力民发,根据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选取产业,同时结合区域产业链布局状况描绘了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状况。全书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背景,并筛选出12个优势产业,其中包括编织服装业、石油化工业、钢铁业、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IT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第二部分以产业链剖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产业布局、发展概况和重点企业三个方面,全面描述了长三角12大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