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科学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随机层与随机网
§1 单摆系统的轨道解
§1.1 可积系统
§1.2 单摆的相轨图
§1.3 界轨运动的速度孤子
§1.4 捕获轨道和非捕获轨道解
§1.5 单摆的非线性参数
§1.6 平面波场中的粒子运动
§1.7 单摆运动的傅里叶谱展开
§1.8 速度谱的截断模数
§2 受驱单摆的随机层
§2.1 随机层概念的提出
§2.2 受驱单摆
§2.3 界轨邻域映射
§2.4 随机性起始判据
§2.5 零级能量变化
§2.6 受驱单摆的随机层厚度
§2.7 双极势驱动单摆
§2.8 非重叠共振的弱相互作用
§2.9 多波场中的粒子运动
§3 标准映射的随机层
§3.1 脉冲驱动转子
§3.2 标准映射的导出
§3.8 标准映射的相轨图
§3.4 标准映射的主随机层厚度
§4 极小混沌的存在条件
§4.1 极小混沌问题
§4.2 阿诺尔德扩散的存在条件
§4.8 阿诺尔德网络示例
§5 非退化系统中的弱混沌与随机海
§5.1 二自由度非退化系统相空间的一般特征
§5.2 标准映射的随机海
§5.3 随机层转变为随机海的临界点
§5.4 奇里科夫共振重叠法
§5.5 格林的周期轨道逼近法
§6.6 康托环
§6.7 康托环对于随机扩散的屏障作用
§6 退化系统的弱混沌与网络结构
§6.1 退化系统存在极小混沌的最低自由度
§6.2 平面波驱动线性谐振子
§6.8 共振哈密顿量
§6.4 共振系统的相轨图分析
§7 随机网的网格与网环
§7.1 网环的等效哈密顿量
§7.2 网环的轨道解
§7.8 沿网格界轨的运动
§7.4 网环与KAM环的区别
§8 随机网的随机层宽度
§8.1 非共振势
§8.2 共振能量变化率
§8.8 沿网格界轨的零级能量变化
§8.4 随机网的隧道宽度
§8.5 随机网的拓扑特征
§9 KAM环与网环之间的转变
§9.1 近退化系统
§9.2 KAM环与网环的共存及相互转变
第2章 均匀随机网
§10 共振扭转映射
§10.1 脉冲波包驱动线性振子
§10.2 ZZSUO二维扭转映射
§10.3 共振扭转映射
§11 周期网的网格与网环
§11.1 四阶共振映射的相轨图
§11.2 四阶共振网的哈密顿量
§11.8 四阶共振网的稳定结构
§11.4 四阶共振网的网环解
§12 随机网中的分岔行为
§12.1 方格对称周期网中心椭圆点的倍周期分岔
§12.2 周期4网的同周期分岔
§12.3 倍周期分岔的普适标度行为
§12.4 非共振势对于周期4网结构的影响
§12.5 非严格共振引起的网络分解
§13 周期网与准周期网
§13.1 均匀周期网的两种对称性
§13.2 平移对称性与转动对称性的共存条件
§13.8 均匀准周期网的生成
§13.4 准晶体对称平面铺砌
§14 均匀网的骨架分析
§14.1 q阶共振哈密顿量
§14.2 均匀周期网的骨架
§14.8 五次对称网共振能面结构的奇异性
§15 均匀网的随机层厚度
§16.1 四次对称周期网的随机层厚度
§15.2 三次对称周期网的随机层厚度
§16 粒子的随机扩散模式
§16.1 ZZSUO扭转映射的作用一角变量形式
§16.2 随机扩散模式的福克-普朗克方程
§16.3 粒子的随机加热效应
§16.4 强混沌随机网的分形生长过程
§17相对论性均匀网的有限性
§17.1 朗柯帕-苏丹的相对论性扭转映射
§17.2 相对论性方格对称随机网的有限性
第3章 准对称斑图
§18 斑图的类型与生成
§18.1 对称性成因与平面铺砌问题
§18.2 构造五次对称铺砌的彭罗斯方法
§19 均匀网骨架生成的斑图
§19.1 q次转动对称不变集
§19.2 准对称网的平滑化操作
§19.3 准周期网共振能面的奇点分布
§19.4 准周期网的骨架斑图
§19.5 准周期铺砌的动力学生成方法
§20 准对称性铺砌与缀饰
§20.1 准对称性的概念及定量描述
§20.2 构造铺砌图案的缀饰法
§20.3 准周期网的多重格栅
§20.4 阿曼格子
§21 斑图的局部同构性与范霍夫奇异性
§21.1 准对称斑图的局部同构性
……
第4章 流钱斑图的对称性与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