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4:珍藏版(第66辑)》目录:
陈悦“镇远”舰的命运
“镇远”,是北洋水师中与旗舰“定远”同型、齐名的主力舰只,本文叙述的,是它在甲午战争之后,鲜为人知的坎坷命运……
鲁任王普先生的历史留影
庞德治1982年:季羡林先生回母校
一代学人季羡林先生回忆:“我的高中三年,是我生平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黄植煦回忆北京新闻学校
孙瑞安一个人经历的两次战事
李玉荣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日子
胡迎节按图索骥话当年
一组老照片,凝聚了一位当年的下乡知青,对自己青春年华的回忆
曾汝弟第一次领津贴
李秀兰六十年前的回忆
徐宗懋七七事变前日军在北平的活动
陈慧追忆死于日军细菌战的母亲
周孜仁书生曲弦
郭景岳我的家庭
鲜继根娘娘
孙玉德怀念母亲
让作者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母亲在有生
……
《老照片14:珍藏版(第67辑)》目录:
张建国张军勇一战华工的足迹
一战期间,十四万华工背井离乡,驰援欧洲战场,在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张博道单骑闯天下
作者从十二岁开始骑摩托车,这一爱好,成就了作者一生的事业……
谢其章我的两次串连
参加过四十多年前“大串连”的作者,今天仍然跋涉在余下的人生道路上
刘光生我亲历的农村“一打三反”
阎长贵向继东江青秘书谈江青
曾自田家英和他的母亲
为了对母亲的承诺,为了送给千千万万个母亲一个花一样的世界,田家英奋斗了一生……
汤晓明木炭汽车的发明人汤仲明
徐家宁晚清禁卫军首领最后一次出洋考察
赵海成日军的梦靥
冯忠宝日军轰炸上海北站
已经发黄的历史照片,默默地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兰鹏燕1957年的记忆
作者之所以记录下这段家事,是因为它折射了特殊年代的一段历史……
……
《老照片14:珍藏版(第68辑)》目录:
余戈松山战役影像志
作者用四年时光,一边亲赴松山觅踪,一边在历史书页中翻寻;一点点廊清迷雾,一块块拼接成图,填补了后人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
陈悦北洋海军的外籍军官马吉芬
崔泽春父亲眼中的赛珍珠
韩三洲王大化的葬礼
今天提到王大化,不少人可能会感到陌生,可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这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
杜应国一位“五四”老人的影存
孙健三时吉山的摄影人生
一个最爱照相、同照相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临终,却未能拥有一部自己的照相机……
马懋如先辈们的风采
从作者的外祖父一辈起,直到作者的儿孙,五代入不分贫富贵贱,几十年和睦相处到如今……
熊景明小橱淑
徐家宁晚清天津租界纪事
这组拍摄于1903-1907年的老照片,反映了20世纪初天津英、德租界建筑风貌及周边环境……
……
《老照片14:珍藏版(第69辑)》目录:
余戈腾冲战役影像志
腾冲战役,一曲大长了中国抗日军民志气的胜利凯歌……
伍艳一组珍贵的影像
赵海成“杜德事件”后的巨济岛战俘营
吴越我的传奇性婚姻故事(上)
作者在“文革”年代里的一段婚姻故事,读来令人深思……
孙全洁我的五个兄弟姐妹
刘融我与沃姐的故事
徐家宁悲情总督裕禄
蔡登山小说家兼实业家的天虚我生
乐美素乐嘉煊与世界语
……
《老照片14:珍藏版(第70辑)》目录:
孙明经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上)
1948年,作者通过对岭南大学保存的老照片的解读,演示了“西风东渐”的种种影响
赵海成宋美龄回母校
蔡登山东北奇人冯庸
吴越我的传奇性婚姻故事(下)
作者在“文革”年代里的一段婚姻故事,读来令人深思……
沙漠老伴黄中敬
何蜀墓群的记忆
作为文物,对墓群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不过,需要抢救的,还应包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陈悦“伊力达斯”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