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1 单片机概述
1.1.1 何为单片机
1.1.2 单片机有何应用
1.1.3 单片机的发展简史
1.1.4 单片机的优势
1.1.5 PIC单片机的特点和主要优势
1.1.6 如何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
1.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1.2.1 电阻器
1.2.2 电容器
1.2.3 集成电路
1.2.4 其他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1.2.5 元器件焊接基础知识
1.3 电子电路图的读图方法
1.3.1 电路图的绘制过程
1.3.2 电路原理图的解读方法
1.3.3 本书实验套件电路图的解读
1.3.4 印制电路板图的解读方法
1.4 本书配套实验套件基本部分的焊接
思考题
第二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结构及开发工具
2.1 PIC中档单片机的结构
2.1.1 PIC中档单片机的总线结构
2.1.2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的执行
2.1.3 PIC中档单片机的文档寄存器
2.1.4 PIC中档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和硬件堆栈
2.1.5 PIC中档单片机的ALu和工作寄存器
2.1.6 PIC中档单片机外设的特点
2.1.7 典型PIC中档单片机PIC16F87X系列的结构
2.1.8 PIC中档单片机的典型封装形式
2.1.9 PIC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支持
2.2 集成开发环境MPLAB
2.2.1 MPLAB综述
2.2.2 MPLAB的安装
2.2.3 MP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2.3 仿真、编程工具ICD2
2.3.1 ICD2功能概述
2.3.2 ICD2驱动程序的安装
2.3.3 用ICD2“小试牛刀”
2.3.4 PIC中档单片机的其他开发工具
2.4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基础
3.1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3.1.1 指令系统综述
3.1.2 指令系统
3.1.3 文档寄存器(数据空间)的寻址
3.1.4 程序空间的寻址
3.2 汇编语言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结构
3.2.1 MPAS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3.2.2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流程
3.3 单片机延时程序实验
3.3.1 实验要求
3.3.2 软件设计
3.3.3 实验步骤及结果
3.4 双字节加法实验
3.4.1 实验要求
3.4.2 软件设计
3.4.3 实验步骤及结果
3.5 本章方法及技巧总结
思考题
实验题
第四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4.1 PIC中档单片机中断系统综述
4.1.1 中断的基本概念
4.1.2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控制逻辑
4.1.3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过程
4.1.4 与中断相关的寄存器
4.2 PIC中档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特点
4.2.1 中断入口地址和中断源的识别
4.2.2 中断优先级控制
4.2.3 中断嵌套
4.2.4 中断响应时序分析
4.2.5 中断现场保护和恢复
4.3 外部中断实验
4.3.1 实验要求
4.3.2 硬件设计
4.3.3 软件设计思路
4.3.4 实验步骤及结果
4.4 按键中断实验
4.4.1 实验要求
4.4.2 软件设计思路
4.4.3 实验步骤及结果
4.5 本章方法及技巧总结
思考题
实验题
第五章 PIC中档单片机基本输人/输出端口
5.1 I/O端口的基本使用方法
5.1.1 与I/O端口相关的寄存器
5.1.2 I/0端口的设置
5.2 I/O端口的工作原理
5.2.1 设置端口的输入/输出方向
5.2.2 经端口引脚输出数据
5.2.3 经端口引脚输入数据
5.2.4 读取端口引脚方向锁存器的状态
5.2.5 端口引脚的输入保护电路
5.3 I/O端口在应用中的问题
5.3.1 PORTA应用中的问题
5.3.2 PORTB应用中的问题
5.3.3 PORTC应用中的问题
5.3.4 PORTD和:PORTE应用中的问题
5.3.5 I/O端口的驱动能力
5.3.6 I/O端口的“读一修改一写”问题
5.4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5.4.1 实验要求
……
第六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第七章 输人捕捉/输出比较/脉宽调制模块
第八章 模拟/数字转换模块
第九章 PIC中档单片机片内非易失性存储器
第十章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第十一章 通用同步串行端口
第十二章 PIC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附录A 配套实验套件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
附录B PIC中档单片机典型封装引脚图
附录C PIC中档单片机C语言基础
附录D ICD2的制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