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人生哲学系列丛书(共4册)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8.7
页数:1280
定价:134.80 元
ISBN-13:9787561347621
ISBN-10:7561347626
去豆瓣看看 志虑心物:
第一篇 期颐泛言
中国的民族性
沧桑阅尽话爱国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回到历史中去
恐怖主义与野蛮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莫让时间再怕东方人
谈所谓“老龄化社会”
长寿之道
长生不老
老少之间
春色满寰中
朵朵葵花向太阳
论“据理力争”
从小康谈起
公德
忘
真理愈辨愈明吗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对号入座
难得糊涂
论怪论
论说假话
炼话
—个值得担忧的现象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给“拆”字亮红灯
第二篇 杏坛语丝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我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范围
我和佛教研究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满招损,谦受益
精华与糟粕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文字之国
写文章
文以载道
作文
意匠惨淡经营中
汉语与外语
成语和典故
漫谈古书今译
漫谈吐火罗文
谈翻译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
青年的使命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
第三篇 游目骋怀
游石钟山记
登庐山
法门寺
逛鬼城
游小三峡
大觉寺
富春江边 瑶琳仙境
兰州颂
登黄山记
洛阳牡丹
赞西安
观秦兵马俑
春城忆广田
延边行
下瀛洲
游唐大招提寺
国际大学
深圳掠影
火车上观日出
上海菜市场
汉城忆燕园
海棠花
枸杞树
石榴花
神奇的丝瓜
第四篇 陶然忘机
北京忆旧
清华梦忆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几件小事
温馨的回忆
病房杂忆
天上人间
老人
Wala
三个小女孩
黄色的军衣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难忘的一家人
追梦
晨趣
红
年
丢书
咪咪
兔子
一条老狗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一座精美绝伦的汉白玉雕像
忆往述怀:
第一篇 阅尽沧桑
生命的价值
我们面对的现实
谈老年
养生无术是有术
回头看看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一寸光阴不可轻
希望在你们身上
三思而行
园花寂寞红
人间自有真情在
老马识途
珍爱大自然
走向天人合一
寸草心
回忆
寂寞
爽朗的笑声
毁誉
谈礼貌
漫谈撒谎
论恐惧
漫谈消费
坏人
傻瓜
隔膜
送礼
宗教
第二篇 学林漫步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
一个老留学生的话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治学的态度与方法
学问中没有捷径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漫谈书院
文得学养
谈东方文学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谈西学东传
我和外国文学
追求一个境界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谈文学交流
谈中国书法
漫谈散文
论新体旧诗
语言与文字
文章的题目
光彩的文明
拿来和送去
我和东坡词
学外语
第三篇 此情犹思
我的 第一位老师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忆念胡也频先生
哭冯至先生
我眼中的张中行
记周培源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悼许国璋先生
忆念郑毅生先生
遥远的怀念
谈中国的“学统”
梦萦未名湖
天竺心影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文明人的公理
医学士
两个乞丐
母与子
寻梦
戏剧
师生之间
一朵红色石竹花
芝兰之室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
第四篇 心与物游
听雨
清塘荷韵
二月兰
香橼
黄昏
槐花
怀念西府海棠
胭脂古井
换了人间
马缨花
处处花开夹竹桃
幽径悲剧
春满燕园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海上世界
游天池
火焰山下
石林颂
西双版纳礼赞
在敦煌
虎门炮台
访绍兴鲁迅故居
富春江上
星光的海洋
登蓬莱阁
佛教圣迹巡礼
贤行润身
阅世心语
季羡林,一九一一年八月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农民家庭。他六岁离开父母,往济南依靠叔父为生,在那里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一九三○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一九三四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一九三五年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一九四一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自一九五四年起,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等职。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写有大量散文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季羡林人生哲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收集了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散文大家季羡林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