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诰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娜拉走后怎样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忽然想到(三、四)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六)
杂感
北京通信
导师
长城
忽然想到(七)
补白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那个
学界的三魂
谈皇帝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
扣丝杂感
小杂感
无声的中国
太平歌诀
流氓的变迁
习惯与改革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谈金圣叹
经验
谚语
小品文的危机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火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从幽默到正经
推背图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夜颂
推
二丑艺术
“抄靶子”
查旧帐
中国的奇想
豪语的折扣
由聋而哑
男人的进化
礼
打昕印象
吃教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朋友
清明时节
偶感
骂杀与捧杀
说“面子”
运命
病后杂谈
隐士
“寻开心”
论讽刺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逃名
登错的文章
半夏小集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老调子已经唱完
今春的两种感想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上海所感
关于知识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