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文学(文化转型时代的文学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

目 录内容简介
《图像与文学:文化转型时代的文学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当前文化转型的焦点是读图时代的来临,这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生存困境。第一章说明当前文化转型的种种表现以及思想家对于文化转型的批评立场。首先阐释文化转型的历史,然后交代文化转型的现实体现,再说明新型媒体对于文化的建构与解构的力量,最后说明思想家对于文化转型的矛盾态度。第二章主要对文化转型的焦点——“读图时代”和“视觉文化”相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从梳理“图像”、“图片”、“视觉”等概念起步,介绍了米歇尔等人的图像学研究;其次,从人类的主观方面和图像的客观方面说明读图时代出现的各种条件;最后交代技术对于视觉文化之形成的作用以及由此出现的各种技术理论。第三章主要说明“身体”这个视觉图像及其消费景观。首先介绍中西历史上的“身体”表现和“身体”观念;其次从逻辑上说明身体存在的合理性,并交代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美学等对于身体的辩护;再次描述身体在消费社会和读图时代被消费的各种情况;最后重点介绍文学中的身体消费,由此进入对“消费性身体写作”的评价。第四章主要交代当前文学的发展“生态”。首先,主要从广播、影视和网络等方面,说明当前时代为文学发展所提供的新的生存机遇;其次,说明电子媒体对文学发展所造成的诸种危机,并从社会和审美两方面说明文学危机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最后说明文学在当前时代自我适应而激变出来的生存策略。第五章介绍文学的种种终结理论,并结合文学本性问题对文学终结论作出一定的解释。首先评析黑格尔、丹托、卡斯比特、夏志清、米勒等人的艺术终结论或文学终结论;其次,主要从文学与绘画的比较角度,说明文学终结的不可能性;最后,从文学语言和文学想象的角度,一方面说明文学之终结只是一种理论的臆测,另一方面表明语言性和想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性。第六章说明当前文化的意义危机以及文学在意义拯救方面所具有的价值。首先以现象描述的方式,交代当前社会的各种意义危机;其次解释各种“意义”理论,说明生命意义的构成要素及其精神维度;最后阐释文学世界所开显出来的各种“意义”之路,进而指出文学未来所具有的坚定的人类学精神根基。《图像与文学:文化转型时代的文学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由何林军所著。
比价列表
商家 | 评价 (0) | 折扣 | 价格 |
![]() | 暂无 | 京东缺货N个月 | ![]() 3天前更新 |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