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上编
文学思潮篇
第一章 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
第二节 新旧文学思潮的交战
第三节 变革中的文学观
第二章 左翼十年文学思潮
第一节 普罗文学思潮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的倡导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第三节 关于人性、文艺自由论等问题的论争
第三章 抗战文艺运动与工农兵文学思潮
第一节 关于民族形式、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战国策派”与“孤岛”文艺运动
第三节 毛泽东的《讲话》与解放区文艺运动
小说篇
第四章 现代小说的产生
第一节 从近代“小说界革命”到现代小说的产生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现代小说观念
第五章 鲁迅的小说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第二节 《阿Q正传》、《祝福》、《伤逝》
第三节 《呐喊》、《彷徨》的现代性开拓
第四节 《故事新编》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短篇小说
第一节 人生派小说与叶圣陶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乡土文学”与鲁彦、许杰的创作
第三节 浪漫派小说与郁达夫的创作
第七章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成熟
第一节 茅盾及其《子夜》
第二节 巴金及其《家》
第三节 老舍及其《骆驼祥子》
第四节 李劫人及其《死水微澜》
第八章 左翼青年作家的小说
第一节 左翼青年作家小说创作概况
第二节 蒋光慈与柔石的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与艾芜的小说
第四节 张天翼与沙汀的小说
第五节 “东北作家群”与萧红的小说
第九章 “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京派”小说创作
第二节 沈从文及其《边城》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十章 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多重变奏
第一节 “七月派”小说与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
第二节 钱锺书的《围城》
第三节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
第四节 张爱玲等的“洋场小说”
第十一章 小说创作的新变革
第一节 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新特征
第二节 赵树理的小说
第三节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四节 孙犁的短篇小说
诗歌篇
第十二章 白话自由体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从近代“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
第二节 胡适的新诗理论及其《尝试集》
第三节 民歌体新诗与刘半农的诗
第四节 湖畔诗派与“冰心体”小诗
第十三章 郭沫若的诗歌
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早期创作思想
第二节 《女神》
第三节 从《星空》到《恢复》
第十四章 现代格律诗
第一节 新月诗派及其诗歌理论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
第三节 徐志摩的诗
第十五章 象征派诗与现代派诗
第一节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第二节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
第三节 何其芳与卞之琳的诗
……
下篇
后记
二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