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文库·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对萨特文学的生动解读)
作者:李克 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1
丛书:高校社科文库
页数:320
定价:53.00 元
ISBN-13:9787511248336
ISBN-10:7511248330
去豆瓣看看 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目录
第一章 萨特其人
一、萨特与存在主义
二、萨特的三重身份
三、对萨特的理解
第二章 萨特哲学的自由概念
一、萨特哲学与自由
二、意识就是对某物的意识
三、萨特哲学自由概念的特征
第三章 世界为什么是恶心的?——对《恶心》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小说梗概
三、《恶心》与现象学
四、什么是“恶心”?
五、偶然性
六、荒谬
七、自学者
八、对小说场景的分析
第四章 选择、焦虑与自由——对《墙》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小说情节
三、关于小说性质的判断
四、伊比埃塔
五、对小说情节构思的分析
六、恐惧与焦虑
七、“墙”的含义
第五章 自由、艰难的选择——对《不惑之年》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小说情节
三、小说分析
第六章 一曲颂扬自由的悲歌——对《苍蝇》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戏剧情节
三、“苍蝇”的含义
四、忏悔的意义
五、俄瑞斯忒斯
六、埃癸斯托斯
第七章 他人就是地狱——对《禁闭》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戏剧情节
三、“他人”的概念
四、《禁闭》表现的哲理思想
五、“他人就是地狱”
第八章 选择与自由——对《死无葬身之地》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戏剧情节
三、戏剧分析
四、戏中若干场面的解释
第九章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对《肮脏的手》的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戏剧情节
三、雨果
四、贺徳雷
五、偶然性
第十章 如何扳倒上帝这棵大树?——《魔鬼与上帝》分析
一、创作概况
二、戏剧情节
三、格茨
四、主题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克,从事西方文学理论、西方美学研究和教学,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现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
哲学是萨特文学创作的基础,萨特的文学创作表现其哲学,不了解萨特哲学的基本观念,特别是萨特哲学的自由概念,就难以欣赏萨特的文学作品。《高校社科文库·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对萨特文学的生动解读)》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即把萨特的哲学和文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这种结合中探讨萨特文学创作的特征和意义。
作为文学家,萨特是小说家和戏剧家。《高校社科文库·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对萨特文学的生动解读)》选取《墙》、《恶心》以及《不惑之年》作为萨特小说的代表作,选取《苍蝇》、《禁闭》、《死无葬身之地》、《脏手》和《魔鬼与上帝》作为萨特戏剧的代表作,对其创作背景、主题表现、哲理意蕴、戏剧场面等进行了独到的阐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