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第一章 土地问题:当今中国第一热论
第一节 “土地财政”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第二节 地价与房价:面粉与面包的关系?
第三节 承包地能为农民养老吗?
第四节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五节 鼓励土地交换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兼并问题?
第六节 农民失地补偿:两种观点及批评
第二章 中国土地制度逼近改革临界点
第一节 鸟瞰当代中国土地制度
第二节 “中国奇迹”:来自土地的贡献
查看完整
第一节 “土地财政”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第二节 地价与房价:面粉与面包的关系?
第三节 承包地能为农民养老吗?
第四节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五节 鼓励土地交换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兼并问题?
第六节 农民失地补偿:两种观点及批评
第二章 中国土地制度逼近改革临界点
第一节 鸟瞰当代中国土地制度
第二节 “中国奇迹”:来自土地的贡献
查看完整
刘正山,著名经济学家,1974年生于陕西。2007年12月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某大学教师、某核心期刊主编。现居北京,从事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变迁)、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
在《经济学季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在《百年潮》、《经济日报》、《南风窗》、《中国青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经济评论、随笔数百篇。
参与中共中央党校、全国人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一些观点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央统战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重视。
主要著作和论文:《幸福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经济学林论剑》、《认知盲区、企业性质与制度变迁》、《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等。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变迁)、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
在《经济学季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在《百年潮》、《经济日报》、《南风窗》、《中国青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经济评论、随笔数百篇。
参与中共中央党校、全国人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一些观点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央统战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重视。
主要著作和论文:《幸福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经济学林论剑》、《认知盲区、企业性质与制度变迁》、《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等。
《大国地权: 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第一章 土地问题:当今中国第一热论
第一节 “土地财政”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第二节 地价与房价:面粉与面包的关系?
第三节 承包地能为农民养老吗?
第四节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五节 鼓励土地交换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兼并问题?
第六节 农民失地补偿:两种观点及批评
第二章 中国土地制度逼近改革临界点
第一节 鸟瞰当代中国土地制度
第二节 “中国奇迹”:来自土地的贡献
第三节 逼近变革“临界点”:土地制度扭曲的后果
第三章 中国土地制度何以与众不同?
第一节 上古时期:相似的中外土地制度
第二节 貌合神离:当代中国与海外土地制度比较
第三节 中外土地制度的历史分岔:一个初步概括
第四章 农耕社会、国家与土地制度形成
第一节 农耕社会起源
第二节 土地制度萌芽
第三节 大禹治水与国家的产生
第四节 土地制度具体化
第五节 商代土地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周代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从“分封建制”到“不籍千亩”
第一节 周代第一次土地制度变革:“分封建制”
第二节 周代第二次土地制度变革:“厉始革典”
第三节 周代第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不籍千亩”
第六章 春秋时代:过渡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一节 齐国:“相地而衰征”
第二节 鲁国:从“初税亩”到“用田赋”
第三节 郑国:“作封洫”与“作丘赋”
第四节 晋国:“作爰田”
第五节 楚国:“书土田”与“量入修赋”
第七章 战国时代:封建土地制度全面崩溃
第一节 李悝变法
第二节 吴起变法
第三节 商鞅变法
第八章 王莽改制:昙花一现的“王田制”
第一节 王莽其人
第二节 王莽改制与土地兼并
第三节 王莽改制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王莽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容
第五节 王莽土地制度变革失败缘由检讨
第九章 北魏:“太和改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太和改制”的直接诱因
第三节 “太和改制”的内容
第四节 “太和改制”成功的缘由及意义
第五节 “太和改制”的不足
第十章 唐代土地制度变革:从均田制到两税法
第一节 “关陇集团”与“关中本位政策”
第二节 “关陇集团”的衰落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均田制的彻底破坏
第四节 杨炎的土地制度变革:两税法
第五节 两税法成功推行的经济缘由
第六节 唐末民变与土地兼并
第十一章 宋代土地制度变革: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宋朝:积弱与经济繁荣并存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内容检视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与土地兼并
第四节 “南北之争”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第十二章 明代土地制度变革:一条鞭法
第一节 黄册和鱼鳞册制度
第二节 靖难之役
第三节 张居正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四节 张居正改革得以推行的缘由
第五节 “一条鞭法”的功与过
第十三章 清代土地制度变革:摊丁入地
第一节 清初土地制度:承续明朝体制
第二节 清代土地制度变革的背景
第三节 雍正的土地税制变革:“摊丁入地”
第四节 “摊丁入地”变革的检讨
第十四章 国民党:大陆土改的失败与台湾土改的成功
第一节 中华民国初期的土地制度沿革
第二节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
第三节 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四节 国民党的第一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五节 国民党的第二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六节 国民党的第三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重构底层政权服务工业化
第一节 中共早期的土地思想与政策源流
第二节 中共第一次土地改革
第三节 中共第二次土地改革
第十六章 打破僵局: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第一节 改变政绩考核,以国民幸福为执政落脚点
第二节 将农民土地产权“做实”
第三节 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第四节 推进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
第五节 配套措施
^ 收 起
第一节 “土地财政”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第二节 地价与房价:面粉与面包的关系?
第三节 承包地能为农民养老吗?
第四节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五节 鼓励土地交换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兼并问题?
第六节 农民失地补偿:两种观点及批评
第二章 中国土地制度逼近改革临界点
第一节 鸟瞰当代中国土地制度
第二节 “中国奇迹”:来自土地的贡献
第三节 逼近变革“临界点”:土地制度扭曲的后果
第三章 中国土地制度何以与众不同?
第一节 上古时期:相似的中外土地制度
第二节 貌合神离:当代中国与海外土地制度比较
第三节 中外土地制度的历史分岔:一个初步概括
第四章 农耕社会、国家与土地制度形成
第一节 农耕社会起源
第二节 土地制度萌芽
第三节 大禹治水与国家的产生
第四节 土地制度具体化
第五节 商代土地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周代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从“分封建制”到“不籍千亩”
第一节 周代第一次土地制度变革:“分封建制”
第二节 周代第二次土地制度变革:“厉始革典”
第三节 周代第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不籍千亩”
第六章 春秋时代:过渡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一节 齐国:“相地而衰征”
第二节 鲁国:从“初税亩”到“用田赋”
第三节 郑国:“作封洫”与“作丘赋”
第四节 晋国:“作爰田”
第五节 楚国:“书土田”与“量入修赋”
第七章 战国时代:封建土地制度全面崩溃
第一节 李悝变法
第二节 吴起变法
第三节 商鞅变法
第八章 王莽改制:昙花一现的“王田制”
第一节 王莽其人
第二节 王莽改制与土地兼并
第三节 王莽改制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王莽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容
第五节 王莽土地制度变革失败缘由检讨
第九章 北魏:“太和改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太和改制”的直接诱因
第三节 “太和改制”的内容
第四节 “太和改制”成功的缘由及意义
第五节 “太和改制”的不足
第十章 唐代土地制度变革:从均田制到两税法
第一节 “关陇集团”与“关中本位政策”
第二节 “关陇集团”的衰落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均田制的彻底破坏
第四节 杨炎的土地制度变革:两税法
第五节 两税法成功推行的经济缘由
第六节 唐末民变与土地兼并
第十一章 宋代土地制度变革: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宋朝:积弱与经济繁荣并存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内容检视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与土地兼并
第四节 “南北之争”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第十二章 明代土地制度变革:一条鞭法
第一节 黄册和鱼鳞册制度
第二节 靖难之役
第三节 张居正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四节 张居正改革得以推行的缘由
第五节 “一条鞭法”的功与过
第十三章 清代土地制度变革:摊丁入地
第一节 清初土地制度:承续明朝体制
第二节 清代土地制度变革的背景
第三节 雍正的土地税制变革:“摊丁入地”
第四节 “摊丁入地”变革的检讨
第十四章 国民党:大陆土改的失败与台湾土改的成功
第一节 中华民国初期的土地制度沿革
第二节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
第三节 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土地制度变革
第四节 国民党的第一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五节 国民党的第二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六节 国民党的第三次台湾土地改革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变革:重构底层政权服务工业化
第一节 中共早期的土地思想与政策源流
第二节 中共第一次土地改革
第三节 中共第二次土地改革
第十六章 打破僵局: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第一节 改变政绩考核,以国民幸福为执政落脚点
第二节 将农民土地产权“做实”
第三节 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第四节 推进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
第五节 配套措施
^ 收 起
刘正山,著名经济学家,1974年生于陕西。2007年12月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某大学教师、某核心期刊主编。现居北京,从事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变迁)、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
在《经济学季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在《百年潮》、《经济日报》、《南风窗》、《中国青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经济评论、随笔数百篇。
参与中共中央党校、全国人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一些观点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央统战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重视。
主要著作和论文:《幸福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经济学林论剑》、《认知盲区、企业性质与制度变迁》、《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等。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变迁)、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
在《经济学季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在《百年潮》、《经济日报》、《南风窗》、《中国青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经济评论、随笔数百篇。
参与中共中央党校、全国人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一些观点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央统战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重视。
主要著作和论文:《幸福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经济学林论剑》、《认知盲区、企业性质与制度变迁》、《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等。
《大国地权: 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