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大法官(套装共4册) 《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大法官(套装共4册) 《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作者:[美] 布莱恩·拉姆,[美] 斯蒂芬·布雷耶,等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
定价:170.00 元
ISBN-10:7301215347
ISBN-13:9787301215340 去豆瓣看看 
10
+ 100%
      《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
      美国总统位高权重,仍须定期更替,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却终身任职,深居简出,在被称为“大理石神殿”的宏伟建筑内审理案件,发布判决,守护着宪法与公正。一个拥有三亿多国民、上千枚核弹的超级大国,司法公正为何交由这九人守护?在这条司法“流水线”上,作为最终产品的“公正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美国人民又凭什么信任他们的司法能力和职业操守?带着上述疑问,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采访了九位现任大法官和三位离任大法官。所有大法官出镜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这在美国历史上尚是首次。这些珍贵的访谈记录,都收录在这本书内。
  《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中,大法官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详细解读了美国有权力,也神秘的政府机构的内部运作。他们畅谈自己的司法理念、奋斗经历,对最高法院的决策内幕也不讳言,大量内容都是首度公开。中国读者可以藉此了解到:美国最高法院如何看待民意?民意“一边倒”的案子,会不会影响大法官们的判断?他们如何处理与国会、白宫的关系?喜欢什么样的庭辩风格,对律师有何建议?内部会议由谁说了算?判决书由谁起草?他们用不用Google检索资料,上不上Twitter发言,会不会在iPad或Kindle上阅读案卷?为丰富大家的理解,书后还附上了对最高法院现任书记官、前法官助理、前首席政府律师、出庭律师、资深记者和历史学家的访谈,从不同视角,向读者全面展示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渊源、职能定位和传统文化,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些“法治与公正的守护神”。
      《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
      为什么法院说什么,美国人都会照办?“面对一位非洲法官抛出的疑问,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试图给出答案。他回顾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切诺基印第安人案“、”黑奴公民身份案“和”小石城事件“,藉此提醒广大读者:最高法院在美国宪政体制中的无上,并非一朝一夕确立。历史教训表明,当最高法院的判决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甚至遭遇总统、国会的抵制时,司法机关保障人权、节制公权的作用将彻底失灵。经过几代大法官的孜孜努力,美国人民才将尊重并遵从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视为传统与习惯。
  如今,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能说出《美国偶像》三位评委的姓名,却不知道三权分立是哪”三权“。布雷耶大法官对此忧心忡忡。他认为,民主政制的有效运行,既需要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司法系统支撑,也取决于普罗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为维系人民对法院的信任,布雷耶结合”华盛顿禁枪案“、”日裔公民集中拘押案“、”关塔那摩囚犯案“等案件背后的重大争议,阐述了最高法院应当如何以务实态度,处理好与国会、内阁、各州、先例和下级法院的关系,推动实现切实可行的民主。为进一步开启民智,这位”当代美国有智慧的大法官“,用平实、通俗、浅显的语言,为广大非专业读者,撰写了这本《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民众关于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律师的形象。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讲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向来鲜为人知,专栏作家杰弗里?图宾通过采访大法官们与70多位法官助理,客观叙述了1990年至2007年间,联邦最高法院内部在堕胎、言论自由、种族平权、同性恋、政教关系等议程上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以及大法官任命与美国政局变迁之关系。全书以人物列传形式,描绘了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苏特、布雷耶、托马斯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生动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立场与判决意见间的关联,几乎涉及最高法院近17年来所有重要判决的内幕,被《纽约时报》评为2007年十大好书之一。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