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侧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承担者,我们有权利知道历史的真相。)
作者:马勇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1
页数:264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11256157
ISBN-10:7511256155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老生杂谈
当年的统治集团大清皇族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袁世凯到底有没有告密?
后宫争斗剧收视率屡创新高,而真实的后宫又是怎样呢?对于潜逃海外的贪官,
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该怎样面对?澳门,难道是现代中国的原点?
大清皇族今安在 002
晚清司法改革 008
袁世凯“有密未告” 012
后宫不是这样的 024
义和团是怎样运动起来的 029
重新估价太平天国的意义 036
我理想中的辛亥大片 043
其实我们不了解民国 047
大变革时代官范、官德与官箴 055
李鸿章马关讲和的一些细节 060
澳门,现代中国的原点 065
第二章 远去的“政治名人”
真实的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恭亲王奕?的临终遗言对光绪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宋教仁之死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杨度为什么不忏悔?章太炎是怎样成为民国大师的?民国四公子到底是哪几个人?
078 真实的慈禧太后:贡献、幸运与悲凉
090 恭亲王奕?的政治遗言
096 穿越时空求教袁世凯
101 宋教仁这样的“议会迷”
106 杨度为什么不忏悔
112 张謇:别了,皇上
118 章太炎何以成大师
120 君宪先锋严复
126 康有为统筹全局顶层设计
129 民国四公子
第三章 一个王朝的隐退
为什么乾隆大帝的上国心态使中国失去了一次社会转型的千载良机?清政府为什么启动司法改革?晚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媒体的?引发武昌起义的四川保路运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哪几股力量促成了辛亥革命?晚清的立宪新政真的是弄假成真吗?
乾隆大帝的“上国心态” 134
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思潮缘起 137
清末联邦制何以不可能 142
重新认识联省自治 147
清政府为什么启动司法改革 150
清政府怎么管理媒体 153
假如没有《大清报律》 157
铁路国有的正当与失当 160
辛亥革命中的三种力量 166
辛亥革命100年系列访谈之一:一个王朝的隐退 171
第四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
我们怎样重新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外条约?难道是日本吞并朝鲜导致了大清王朝的终结?师夷长技以制夷有哪些缺陷?我们怎么重新认识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发挥的作用?如果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又将怎样?辛亥革命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吗?
再看鸦片战争后的中外条约 180
大清终结的朝鲜因素 184
回望甲午:经验与教训 189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缺陷 194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 197
重新认识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 201
重看巴黎和会上签字 204
辛亥革命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 207
第五章 再给历史把个脉
回望过去的百年,中国依然在政治突围吗?为什么经过一场并非毁灭性的局部战争,中国人就集体无意识转向,不再认同三十年举国共识了呢?是否东北亚问题的症结在如何看待朝鲜?我们该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
220 中国仍在突围中:回望百年
225 中国近代史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231 大变革时代 缘起、动力及方向
237 章太炎与新史学
244 蒋廷黻论近代中国外交
249 近代中日交涉:时机、教训及弥补
256 文化的根本在政治
马勇,1956年出生,安徽濉溪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1898年中国故事》《中国现代化历程》《1911年中国大革命》《晚清二十年》《清亡启示录》等。 微博上他起名“旁观者马勇”,给了自己一个*界定。在他看来,历史研究者便该永远居于第三只眼的位置,尽一切可能逼近历史真相。
假如九年立宪按部就班,假如宋教仁能够多活十年,中国的历史又该怎样发展……
当年的统治集团大清皇族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清末的司法改革是否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
晚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媒体的?
慈禧太后、袁世凯以及民国四公子的真实一面又是怎样……
对比如今火热的斗剧,真实的后宫又是怎样的一面?
到底该如何重新解读鸦片战争中的不平等条约,又该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马勇教授将穿越历史时空,为我们讲述中国近代史上那些不一样的人和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