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研究/成都考古研究丛书
作者:杨占风 著
出版:文物出版社 2013.11
丛书:成都考古研究丛书
定价:70.00 元
ISBN-13:9787501038961
ISBN-10:750103896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鸭绿江流域及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地区的
新石器文化研究
一、地理范围与研究概况
(一)地理范围
(二)研究概况
二、中国境内各遗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一)典型遗址材料的分组
(二)典型遗址材料的分段
(三)一般遗址材料所属段别的确定
(四)诸遗址材料的分段
(五)考古学文化的划分与分期
三、朝鲜境内各遗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一)典型遗址材料的分组
(二)典型遗址材料的分段
(三)一般遗址材料所属段别的确定
(四)诸遗址材料的分段
(五)考古学文化的划分与分期
四、中朝两国境内相同新石器文化的整合
(一)小珠山下层-美松里下层一组文化
(二)后洼上层一细竹里二组文化
(三)小珠山中层一堂山下层文化
(四)三堂一期一堂山上层文化
(五)小珠山上层文化
(六)北沟一新岩里二组文化
五、鸭绿江流域及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编年
(一)鸭绿江流域及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年代
(二)鸭绿江流域及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编年
第三章 图们江流域及大彼得湾沿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
一、地理范围与研究概况
(一)地理范围
(二)研究概况
二、中国境内各遗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一)典型遗址材料的分组
(二)典型遗址材料的分段
(三)一般遗址材料所属段别的确定
(三)诸遗址材料的分段
(四)考古学文化的划分与分期
三、朝鲜境内各遗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一)典型遗址材料的分组
(三)一般遗址材料所属段别的确定
(四)诸遗址材料的分段
(五)考古学文化的划分与分期
四、俄罗斯境内各遗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一)典型遗址材料的分组
(二)典型遗址材料的分段
(三)一般遗址材料所属段别的确定
(四)诸遗址材料的分段
(五)考古学文化的划分与分期
五、中朝俄三国境内相同新石器文化的整合
(一)博伊斯曼一组类型
(二)迎花南山H1-罗津-博伊斯曼文化
……
第五章 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格局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杨占风,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自2000年起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发表有《郭家村遗址分期再研究》、《后洼上层文化研究》、《温江境内先秦文化遗存的发现、发掘及初步认识》等论文。
《成都考古研究丛书: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研究》将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划分为鸭绿江流域及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地区、图们江流域及大彼得湾地区、乌苏里江流域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每个区域以江为界,对中国境内和外国境内的出土材料分别进行研究,明辨各自的考古学文化,并将中外相同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整合,在探讨文化年代的基础上,建立每个区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然后将三个不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或各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求得各区域之间文化或文化分期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统一划分出六个时段。以纵横两方面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整个鸭绿江、图们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陶器纹饰进行了专门探讨,区分出三大纹系和六种纹类。通过各纹类在同一区域不同阶段分布情况的研究,划分出线纹系和点纹系两大纹系区;根据各纹类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变化态势的分析,划分出四个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