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笔记研究
作者:邹福清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9
页数:305
定价:55.00 元
ISBN-13:9787516125571
ISBN-10:7516125571
去豆瓣看看 序
章 绪论
一、唐五代笔记研究状况与本书研究意图
二、笔记溯源、辨体与分类
三、“笔记”与“小说”、“笔记小说”
第二章 唐五代关于笔记的观念
节 唐五代的笔记体类认识
一、关于唐五代笔记的体例
二、关于唐五代笔记之“杂”
第二节 唐五代的笔记归类
查看完整 邹福清 生于1970年,湖北安陆人。1996年9月,进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自1999年7月,进入中国故事杂志社等媒体从事编辑工作。2005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2008年7月,进入湖北大学文学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
《唐五代笔记研究--以文人风气文学风气为考察重点》简介:笔记尤以子、史二部中的作品受学界关注,史部的笔记作品是正史的重要补充,子部的笔记作品是叙事文学的重要成果。邹福清博士的《唐五代笔记研究--以文人风气文学风气为考察重点》以唐五代笔记为研究对象,通过背景研究、作者研究、内容研究等并将总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相结合,得出的结论是:文人剧谈风气、史传文化是唐五代笔记繁荣的文化原因;文人的职任、交游、家学等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笔记写作;赴举、入幕、归隐等文人风气是笔记作品的重要内容,从这些内容可以窥见文人群体的文化心态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唐五代笔记的诗本事类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使本事批评成为一种重要批评模式并导源出宋代诗话。
序
章 绪论
一、唐五代笔记研究状况与本书研究意图
二、笔记溯源、辨体与分类
三、“笔记”与“小说”、“笔记小说”
第二章 唐五代关于笔记的观念
节 唐五代的笔记体类认识
一、关于唐五代笔记的体例
二、关于唐五代笔记之“杂”
第二节 唐五代的笔记归类
一、关于笔记的分类
二、关于笔记与子部小说的关系
三、关于笔记与史著的关系
第三节 唐五代的笔记写作意图
一、补史与垂诫
二、怀旧与资治
三、娱玩与逞才
第四节 唐五代文人的笔记批评
第三章 唐五代笔记作者研究
节 笔记作者的文化身份
一、任职文馆的文化官员
二、任职幕府的僚佐文人
三、任职地方的下层官员
第二节 笔记作者的思想来源
一、家学
二、交游
第三节 笔记作者的群体化
一、以家族为纽带
二、以交游为纽带
三、以志趣为纽带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的文化背景研究
节 剧谈风气与笔记写作
一、剧谈的演进
二、唐代文人剧谈风气
三、剧谈风气与笔记写作
第二节 史传文化与笔记写作
一、史职地位与笔记写作
二、史学观念与笔记写作
第五章 唐五代笔记中的文人风气研究
节 应举
一、追捧进士试的社会心态:起家与继绝
二、科场阻碍
三、科场心态
四、晚唐五代科场心态的变化
第二节 入幕
一、幕宾的地位
二、文职幕宾的才能
三、唐末幕宾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归隐
一、文人的隐逸心态
二、归隐与苦吟
第四节 狷狂
一、释“狷狂”
二、狷狂的行为表现
三、狷狂的心理动机
四、狷狂的文学表现
第六章 唐五代诗本事类笔记研究
节 唐五代诗本事专门笔记
一、释“本事”
二、唐五代诗本事专门笔记
三、唐五代诗本事的历史特性
第二节 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方式
一、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内容:诗歌创作、解读和传播
二、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形态:以事为中心、以诗明事
三、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主体:史官的口吻和立场
四、唐五代诗本事与北宋诗话的渊源与区别
第三节 唐五代诗本事类笔记与纪事类著述
一、体例构成
二、材料的采录与处理
三、纪事体的批评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 收 起 邹福清 生于1970年,湖北安陆人。1996年9月,进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自1999年7月,进入中国故事杂志社等媒体从事编辑工作。2005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2008年7月,进入湖北大学文学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
《唐五代笔记研究--以文人风气文学风气为考察重点》简介:笔记尤以子、史二部中的作品受学界关注,史部的笔记作品是正史的重要补充,子部的笔记作品是叙事文学的重要成果。邹福清博士的《唐五代笔记研究--以文人风气文学风气为考察重点》以唐五代笔记为研究对象,通过背景研究、作者研究、内容研究等并将总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相结合,得出的结论是:文人剧谈风气、史传文化是唐五代笔记繁荣的文化原因;文人的职任、交游、家学等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笔记写作;赴举、入幕、归隐等文人风气是笔记作品的重要内容,从这些内容可以窥见文人群体的文化心态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唐五代笔记的诗本事类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使本事批评成为一种重要批评模式并导源出宋代诗话。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