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治家的传奇人生 套装全三册:《王安石传》《曾国藩传》《梁启超传》
自序
例言
001/章绪论
013/第二章王安石的时代(上)
023/第三章王安石的时代(下)
035/第四章王安石小传
039/第五章执政前的王安石(上)
049/第六章执政前的王安石(中)
059/第七章执政前的王安石(下)
091/第八章王安石与宋神宗
097/第九章王安石施政——总论
101/第十章王安石施政——民政及财政
133/第十一章王安石施政——军政
161/第十二章王安石施政——教育及选举
169/第十三章王安石的武功
185/第十四章罢官之后的王安石
197/第十五章王安石新政的成绩
205/第十六章王安石新政的命运(上)
223/第十七章王安石新政的命运(下)
235/第十八章王安石的用人及交友
255/第十九章王安石的家庭
263/第二十章王安石的学术成就
277/第二十一章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上)
287/第二十二章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下)
305/附录王安石年谱
《曾国藩传》目录
编曾国藩传
002/引子
009/章家庭环境
019/第二章经世之礼学
031/第三章学术背景
048/第四章思想体系
068/第五章天才与志气
076/第六章京官时代的政治
088/第七章编练湘军及其特点
101/第八章太平天国的平定
116/第九章改造旧社会与建设新事业
130/第十章湘淮军代兴的关系
第二编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144/引论
147/章曾国藩之造就人才
151/第二章幕府人物总表
158/第三章入幕前之活动
168/第四章入幕经过及在幕府之活动
190/第五章曾国藩之影响
215/第六章曾国藩受幕宾之影响
224/余论
第三编曾国藩智慧通鉴
228/章修身养心
239/第二章勤敬治家
253/第三章恒心为学
271/第四章至诚为官
281/第五章治军机变
291/第六章识人察才
附录曾国藩年表
《梁启超传》目录:
章一世纪来中国之命运
——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002/节绪说
004/第二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况
017/第三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023/第四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第二章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
——从梁氏诞生至戊戌变法
028/第五节综叙
029/第六节亡国现象的种种
036/第七节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040/第八节康梁会接
043/第九节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第三章维新的失败与革命的成功
——自戊戌变法至梁氏亡命
054/第十节促成戊戌变法的原因
076/第十一节戊戌变法史剧的绘影
088/第十二节变法失败原因的解析
附录一梁启超自传
098/我之为童子时
100/公车上书之经过及相关情形
102/变法通议自序
104/论不变法之害
111/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117/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22/南学会
127/于京师开保国会
129/请废科举
130/京师大学堂
132/得光绪帝之召见
134/流亡日本办教育
136/政变原因答客难
142/澳洲募捐
144/檀香山之恋
147/立宪法议
154/论立法权
161/三十自述
166/政闻社宣言书
176/政治思想之转变
180/虚君共和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问题
193/台湾之游
196/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202/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词
209/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213/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226/上袁大总统书
229/国体战争躬历谈
234/论中西之优劣
238/护国之役回顾谈
249/湖南教育界之回顾
253/旅欧归来后之著述
255/悼启夫人
257/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261/忆万木草堂
264/北海谈话记
附录二梁启超年谱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各种社会运动,更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还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思,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 萧一山(1902-1978) 中国清史研究奠基人。江苏铜山人。原名桂森,号非宇。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教授、院长。 萧一山著史,大有司马迁、班固的风范,且讲求经世致用,代表作有《曾国藩传》《清代通史》《清史大纲》《中国通史大纲》《太平天国丛书》《太平天国诏谕》《太平天国书翰》《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 吴其昌(1904—1944) 字子馨,号正厂,浙江海宁硖石人。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是王国维和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历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系主任。 他曾豪言:当代学者称得上博极群书者,一个梁任公,一个陈寅恪,一个唐兰,一个我。其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传》《金文历朔疏证》《金文氏族疏证》《殷墟书契解诂》《朱子著述考》《宋元明清学术史》《北宋以前中国田制史》等。
王安石一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当过知县、通判、太守,一直干到宰执。他有勇气,有担当,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甚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他临危受命,以激进的国家主义为理想,对帝国进行了一次整体配套性的体制改革,却*终无法打破历史闭环,反而创造出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使北宋在五十七年间由半衰走向灭亡。王安石身后,遭遇历史的长期无视。其是非功过,千载之后犹难论定。不过,从制度创新的层面来看,“王安石变法”堪称帝制中国自发走出传统经济模式的*后一次建设性探索。
曾国藩是个深受程朱理学熏陶的典型士大夫,一无雄厚家世,二无过人天资,在那个纠结的年代,他坚守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在不丢失士大夫优秀品质的前提下,率先革新思想,带领一批社会精英,向老朽的理念和体制开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140年后的今天,社会文明了许多,也繁盛了许多,但却缺少了这种顶立天地之间成就不朽事业的浩然之气。重读曾国藩,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体味一位完人的人格品质,体味一位精英的社会担当!
梁启超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为了扭转国势、实现宪政,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勤王,从护国运动,到五四运动,可谓提颅冒死、殚精竭虑。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加·斯诺说他是“中国精神之父”,一点也不夸张。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是这个国家、民族命运的投影。《梁启超传》欲从纷乱的历史线索中,还原一个真实的梁启超,再一次体验他的执着与转变、困境与出路、失落与希望,体验时代带给一个人抑或一个社会的必然与偶然。今天的中国依然没能走出他的预言。重读梁任公,理解时代的困局,寻求现实的出路,当现实与历史惊人地相似时,不要在相同的拐点上跌倒两次!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