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作藩 致厦门大学李无未教授贺信
李如龙 黄典诚先生对音韵学的重要贡献
郑张尚芳 黄典诚先生对上古音和闽语研究的贡献
黄笑山 《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
郭锡良 谈谈古音研究的十年论争
鲁国尧 对诗经音系阴声韵具辅音韵尾说的思考(附“‘六指’之喻”)
施向东 见母复辅音试证
乔全生 古无舌上音补证
李添富 高本汉先生《礼记注释》假借字例音韵疑义试释
陈秀然 顾炎武、江永、段玉裁对幽、侯部处理之比较
乔秋颖 《十驾斋养新录》中的方言译音材料的音韵学价值
野原将挥 出土文献和上古音研究——以《清华筒》为例
杨建忠 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的反思
郑妞 从《说文》中误定的声符和汉代声训再论“谐声原则”
权赫竣 从东汉郑玄注释与《释名》看章组字的腭化与否
张冰 《经典释文》“或音”“一音”补考
李斐 初唐诗首句入韵与出句平声非韵现象研究
简启贤 唐代碑刻通假字、异体字、俗字的谐声关系
李建强 唐代西北方音中的于母字
余忠 中古汉语联绵状态形容词的语音研究
李无未 《韵镜》学史上的四条“主线”
沈建民 《广韵》高载字量音节试析
丁锋 助纽字的形成和两个助纽字系统
水谷诚 多音字“重”及其声调三分问题
王曦 试论历史语音研究中多音字常读音考察
王进安 字书韵书编纂中“篇韵”并行的模式探索
黄耀垄 读《卢宗迈切韵法》小记
李子君 《礼部韵略》《集韵》透露的车遮韵信息
王思齐 《四声等子》入声在沈阳方言中的演变
邢永革 方言“子”尾音变为“的[ta]”的历史考察
汪银峰 《元韵谱》与《五音集韵》
艾红娟 《西儒耳目资》“儿”的音值探析
邸宏香 明抄本《辨音纂要·序》及其相关问题
薛志霞 张位《问奇集》“相近字音”条反映的语音现象
周赛华 《正韵窃取》所记载的明末宁都客家话音系
秦曰龙 清抄本《五音通韵》声调考察
黄雪晴 《音韵阐微》撮口呼的分布、特性与发展
曹祝兵 劳乃宣的现代语言学意识初探——以《等韵一得》为例
马重奇 五百年来福建闽北政和方言平声调演变研究
林寒生 闽语中的古方言词探源
孔品淑 核心与边陲——两个地域闽南方言入声的变与不变
叶宝奎 从闽语文读音看明清官话音
胡松柏 果假蟹效流五摄在婺源方言五点的分合与音读
矢放昭文 萨道旧藏《聚分韵略》的“日译唐音”
马之涛 《书史会要》与《日本考略》中所见吴方言的舌叶音
吕朋林 胡志明《狱中日记》的用韵及其他
汪启明 对外汉语教师要学习音韵学——以形声字示音功能扭曲现象为中心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