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序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走马楼吴简所见的极端“非宗族化”社会 三、“吏民”社会中的乡吏 四、编户齐民,还是血缘社群? 五、从地名学看村落与宗族的关系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道儒”与“法儒” 法儒与“抑兼并” 道儒与“不抑兼并” “抑”与“不抑”之间 过程公正与跳出怪圈“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道德农民”与“理性农民”之外 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拜占庭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 “里”一“社”一“单”合一: 传统帝国乡村控制的一个制度性案例 近古宗族之谜 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小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的前途——兼论“新”儒家如何可能 参考文献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 ——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 A.公益事业发展史的西方模式 B.公益事业发展史的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 ——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绪论:“儒”与“吏” 一、“儒表”与“法里” 二、“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 三、连续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四、“法道互补”的后果:行政不正义 五、“法道互补”与儒的“吏化”和“痞化” 六、“法道互补”的危机:行政不安全 七、法儒、道儒与纯儒:非主流儒家对“法道互补”的拒斥 八、西、儒皆灭,而“秦政”与痞风前后相因 ——20世纪“文化”启蒙运动的失误 九、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新儒学在新文化中的三种价值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一 二 三 四谁,面向哪个东方? ——评弗兰克:《重新面向东方》,兼论所谓“西方中心论”问题 一、外贸顺差与“经济中心” 二、“比较”的尺度 三、评“非‘进步’的全球整体史观”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释的解释 五、“西方中心”何以为“论”?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 一、公社建立之谜l 二、集体化与传统共同体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两种保守性”与小生产衰亡论 二、走出“共同体”:民主革命中的农民理论 三、“被剥削者个人”反抗“剥削者公社”: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四、“美国式道路”反对“普鲁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释 五、“土地国有化”:一个“否定”的纲领 六、从村社化到集体农庄:“从米尔到康姆尼”? 七、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从sama到equality:汉语“平等”一词的所指演变 “平”、“均平”与“太平” 作为佛教价值的“平等” 佛教传人后汉语中“平等”一词的世俗涵义 “儒之中庸即释之平等”:作为价值观的“平等”论争 汉语“平等”一词近代涵义之产牛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