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我的批评观 / 1
绪论 “本土性”的缘起、艰难与化用 / 2
文学空间诗学的可能以及悖论 / 14
辑一 反思本土性 / 23
本土性的纠葛—— 浅论 “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穿 / 24
在场的缺席—— 从本土研究看马华文学批评提升的可能维度 / 39
从部分缺席到集体失语—— 试论马华本土文学批评贫弱的要因 / 52
书写策略:尴尬与超越之间的游走——以《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为中心论新华文学的定位 / 68
辑二 个案观照 / 87
新加坡中心:镜像再现、叙事策略及之外—— 解读英培安的一种向度 / 88
无序之序—— 破解吴耀宗书写的一种读法 / 113
丈量旁观与融入的距离—— 郁达夫放逐南洋心态转变探因 / 141
消解与重建—— 论《大话西游》中的主体介入 / 156
艰难的现代性与无奈的本土化—— 解读《星洲日报》之《现代戏剧》 / 166
辑三 中国性与本土性 / 179
台湾经验与黄锦树的马华文学批评 / 180
吊诡中国性—— 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 / 195
“去中国性”:警醒、迷思及其他——以黄锦树和王润华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 206
看与被看:中国女人和新加坡的对视——以《乌鸦》与《玫瑰园》为例论“新移民文学”中的新加坡镜像 / 226
辑四 他山之石的解读 / 245
新“新”视角与后殖民解读——试论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 / 246
本土书写——浅评杨松年《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 252
马华文学:为何中国,怎样现代?——评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 257
“重访”方修:承继与再续——评《方修研究论集》 / 262
立马昆仑与“极目南方”——评许文荣《极目南方》 / 266
马华文学:“经典”消解与建构 / 270
辑五 印象“南洋” / 273
那些热带的边缘的激情与焦虑 / 274
繁复的单调:新加坡干净的吊诡“哲学” / 280
林文庆和鲁迅的经济(人格)冲突 / 288
国大:以何为大? / 293
“怕输”的文化传递及其对策 / 297
言论空间的开创与游戏规则——从徐顺全的意义与局限说开去 / 301
“双语教华文”:在近利与远忧之间 ——兼答梁威文小友 / 304
泰国组诗两首 ——兼答梁威文小友 / 308
如何马华,怎样本土?(王德威) / 322
文化现场、南洋想象与主体间性的介入(蔡志诚) / 325
参考书目 / 311
附录
后记 / 335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