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 海外 (新)
作者:(美)倪德卫 著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定价:37.00 元
ISBN-10:7214044544
ISBN-13:9787214044549
去豆瓣看看 中文版序
致谢
章 导言
节 倪德卫著作的特色
第二节 论文提要
一、中国哲学探索
二、古代哲学
三、近的几个世纪
第三节 编辑方面的问题
注释
部分 中国哲学探索
第二章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德”
注释
第三章 ‘德’的悖论
注释
第四章 德可以自学吗?
节 对孟子的回顾
第二节 苟子
注释
第三节 新儒家
第四节 清代
第五节 总结
注释
第五章 中国道德哲学中的金律之辩
节 例子和差异
第二节 《论语》中的恕
第三节 冯友兰论忠恕
第四节 一种替代的解释
第五节 中国后来的解释
第六节 总结性的想法
注释
第二部分 古代哲学
第六章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志无力
节 孔子
第二节 墨子和孟子
第三节 荀子
第四节 心与欲的模式
注释
第七章 孟子的动机和道德行动
节 “自弃”作为一种“不为”的方式
第二节 道德行为如何可能?“推”的概念
第三节 “一本”和“二本”的道德
第四节 “推”如何可能?
第五节 对孟子的有限辩护
一、道义论,还是结果论?
二、立刻行动的问题
三、我对我的感情负责吗?
四、后退问题
第六节 比较
一、庄子和荀子中的问题
二、西方观点的样本
注释
第八章 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哲学唯意志论
节 “不得于言……”
第二节 历史的假设
第三节 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
第四节 与庄子的比较
第五节 墨家的唯意志论与告子
注释
第九章 “二本”。还是“一本”?
注释
第十章 《孟子·告子上》第三至五章中的问题
注释
第十一章 《孟子·尽心上》
第十七章 中的问题
注释
第十二章 论《孟子》的翻译
节 译者
第二节 译文
第三节 准确性
第四节 评价
注释
第十三章 荀子论人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问题
第三节 个假设
第四节 解决方法
第三部分 近的几个世纪
第十四章 王阳明的哲学
节 引言
第二节 心学
第三节 目标
第四节 王阳明的世界观
第五节 王阳明的哲学心理学
第六节 作为一种“道”的王阳明思想
一、自我修养
二、知
三、工夫
第七节 结论
注释
第十五章 王阳明的道德决定:中国的“存在主义”问题
节 中国的“存在主义”
第二节 一些可见的不同点
第三节 存在的苦恼
第四节 王阳明道德决定的性质
注释
第十六章 章学诚的哲学
节 新儒家的背景
第二节 作为新儒家的章学诚
第三节 章学诚的历史理论
注释
第十七章 两类“自然主义”:戴震与章学诚
节 引言
一、戴震与章学诚
二、问题
第二节 历史的问题
一、纪事年表
二、对纪事年表的评论
第三节 评论性的问题
一、六种理论
二、荀子
三、孟子
四、戴震论孟荀
五、章学诚论孟荀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倪德卫(David S.Nivison)生于1923年,先后获哈佛大学学士(1946年)、博士(1953年)。 从1948—1988年,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哲学和古汉语。退休前,任Walter Y.Evans-Wentz东方哲学、宗教与伦理学讲座教授,并同时任哲学系、宗教系、亚洲语文系三系教授。曾担任美国东方学学会西部分会主席、美国哲学学会太平洋分会主席。利用甲骨文、金文、古代天文学以及《今本竹书纪年》等材料,多年探研夏商周三代的纪年问题,取得国际瞩目的成果。代表作除本书外,还有《章学诚的生平与时代》等。
《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收集了美国汉学大家倪德卫数十年的代表之作,集中体现了其研究中国哲学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值得中国读者注意的是三方面:道德哲学研究成果、孟学研究成果、明清哲学研究成果。倪氏通过研究目前所能见到的早的汉字(甲骨文)来探讨“德”的原始含义,并以点带面地对中西道德哲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作为西方出色的孟学研究专家,倪氏对孟子的唯意志论倾向的分析、对孟子之墨家思想来源的考辩、对孟荀关系的探讨等都显示出了过硬的功夫。另外,《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对王阳明、戴震、章学诚等明清哲人的研究,也别具一格,尤其是在追溯戴、章之荀学渊源上令人叹为观止。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