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
作者:巫和雄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定价:66.00 元
ISBN-10:7516137952
ISBN-13:9787516137956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目的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和框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本书框架 第四节 几点说明 一关于资料来源 二关于版本与印次 三关于《毛泽东选集》第5卷 四关于威妥玛拼音第二章 历史回溯:《毛泽东选集》的英译与出版发行 第一节 单篇毛泽东著作的英译出版 一新中国成立前单篇的英译 二新中国成立后单篇的英译 三《论持久战》的英译——一个个案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出版 一《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发起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四个阶段 三《毛泽东选集》(6—9卷)的英译出版 四各种毛泽东文集的英译出版 第三节 小结第三章 文本内外:多元视角下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 第一节 语言维度 一《毛泽东选集》译本面貌的历时变化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修订的类型分析 三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分析案例:“自由主义”的英译 第二节 政治视域 一翻译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删节和注释问题 三《毛泽东选集》经典化过程中的翻译参与 第三节 翻译策略视角 一《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基本流程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的特点 三《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的历时变化 四《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的共时差异 第四节 小结第四章 集体话语:《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译者群 第一节 译者构成与角色定位 一译者构成 二角色定位与分工 三外国译者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与佛经汉译比较 一佛经汉译的历史沿革与译场职司构成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模式与佛经译场的异同 三集体翻译方式的传承 第三节 译者群主体性探讨 一翻译的主体和主体性 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三译者群主体性的发挥 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域外之行:《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传播 一译本传播要素分析 二《毛泽东选集》英译本在欧美地区的传播 三《毛泽东选集》英译本在亚非拉地区的传播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接受 一实用型接受 二研究型接受 三影响译本接受的因素 第三节 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及其意义 一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举要 二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节 小结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中的反思 二后续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A国内《毛泽东选集》(含单篇著作)译事年表 附录B部分《毛泽东选集》英译相关原始文件图片 附录C参加《毛泽东选集》英译主要人员简介 附录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各英文修订稿 原稿第1页图片 附录E《毛泽东选集》中“自由主义”一词的英译对照表 附录F爱德乐关于《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5卷的 修订意见稿 附录G伦敦版《毛泽东选集》专名索引后记
巫和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翻译协会会员,曾连续三次获得“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其中一等奖一次,优秀奖两次),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译有《美国短篇故事125篇》(译林出版社)、《萨特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及大量实用文体材料。
巫和雄编著的《*选集英译研究》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选集》的英译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分别从单篇著作和文集的角度对《*选集》的英译情况分阶段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选集》英译从发起到出版的全部历程,为读者勾勒出这一翻译活动的整体面貌,厘清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从传统的语言文本层面和超越文本的政治视角探讨了《*选集》译本面貌的历时变化、译本修订情况及背后动因、《*选集》英译中的删节和注释问题、翻译在《*选集》经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选集》英译的特点以及策略变化、译者群体的工作机制和主体性、译本传播与接受等问题。《*选集英译研究》为《*选集》英译本体研究初创了基本框架,填补了中国翻译史研究中的一段空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