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红楼梦》
作者:陶小红 著
出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定价:42.00 元
ISBN-10:7561937954
ISBN-13:9787561937952
去豆瓣看看 序
引言
章 张爱玲与《红楼梦》研究述评
节 惊艳期(1943-1949)
第二节 重现期(1950-1979)
第三节 繁荣期(1980-1999)
第四节 延续期(2000-2008)
第二章 一样的悲剧,苍凉的存在——悲剧神韵的承继
节 存在悲剧溯源
第二节 个体生命与生存境遇的必然冲突
第三节 欲望与自我获得
第三章 浮华与苍凉——永恒主题的共同演绎
节 浮华与苍凉的共同主题
第二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家族的兴衰
第三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好爱情的幻灭
第四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丽人生的毁灭
第五节 美学与文化特质相似的造就
第四章 云烟渺茫,丘壑无限——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
节 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与继承
第二节 淡化或省略情节设置结构空白
第三节 价值判断空缺经营意义空白
第四节 意象替代以实寄虚
第五节 虚化人物实描以虚写实
第五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一)——范柳原与贾宝玉
节 传统价值期待与社会规约的共同背离
第二节 孤独的行走者
第三节 坚定的真爱追寻者
第四节 悲凉的哲学感悟者
第五节 无私超脱与自私平凡
第六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二)——自流苏与林黛玉
节 灵秀婀娜的古典美
第二节 漂泊而孤寂
第三节 觉醒与自守
第四节 坚忍而无畏
第五节 诗与俗
第七章 闺阁昭传——女性悲情言说
节 悲情宿命
第二节 男权掩杀与沉沦
第三节 末世氤氲中的美丽绽放
第四节 悲悯的关照
第八章 从《传奇》到《小团圆》一一《红楼梦》影响轨迹寻踪
节 前期的“红楼”之风
第二节 后期质的承接
第三节 一贯的坚守
第九章 《红楼梦魇》(一)一一张爱玲与《红楼梦》后四十回
节 《红楼梦》未完
第二节 续作者身份推测
第三节 后四十回续作的质量
第四节 独特的“张看”模式
第十章 《红楼梦魇》(二)一一张爱玲与《红楼梦》自传说
节 红楼非自传
第二节 宝玉乃脂砚
第三节 自传说的“梦魇”
结语
参考文献
陶小红,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第二语言教学。主持多个校级科研项目,已发表多篇张爱玲研究和《红楼梦》研究学术论文。
本书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立足于文本细读,经过严谨的论证,从悲剧神韵、永恒主题、虚实相生的手法、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女性悲剧刻画等几个方面,说明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上继承了《红楼梦》的传统,并为此继承描绘出一条清晰的轨迹。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现代文学的参考文献,也可以供对现代文学研究、张爱玲研究、《红楼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