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彼得·海斯勒(何伟)作品集(共3册):奇石+寻路中国+江城

彼得·海斯勒(何伟)作品集(共3册):奇石+寻路中国+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何伟)著;李雪顺译
出版:译文出版社 2014.5
页数:1357
定价:109.00 元
ISBN-13:9787532764952
ISBN-10:7532764958 去豆瓣看看 
10
+ 100%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寻路中国》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1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江城》
  一个27岁的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一个曾经自助旅游跑完半个地球的美国年轻人,于1996年参加和平队深入中国腹地,在四川涪陵师专担任了两年英语老师。《江城》这本书就是作者何伟对这段特殊经历的纪录和思考。
  在仅仅因为是外国人就可以上电视的90年代中期,何伟所深入的涪陵是一个闭塞的西南小城,几乎没有外国人路过,在一段时间内,何伟和另外一位“和平队”志愿者亚当是仅有的两个,他们的出现让当地人极为好奇,仅仅是用餐和购物就会引起“恐怖的”多达三十人的围观。但何伟没有因此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在校园内,而是努力和当地百姓接触,带着同样的好奇和善意。在对面条店小老板、神父、农民、“小姐”各色人等仔细而准确的社会学家式观察中,何伟绘制了一幅90年代中期中国西南小城的社会景象,折射出小人物在文革、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三峡大坝建设等各种社会大事件中的命运沉浮。
  在本书中,即能看到何伟与他学生的思想交流对撞,看他们如何在在文学中发现跨越语言和种族的共鸣;也能看到何伟对政治体制是怎样限制学生思维的观察和思考,书中所引用的一些学生的写作习作,足以唤起任何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的集体记忆。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3200)折扣价格

3200
京东缺货N个月
6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