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课程教材
作者:魏智渊 著
出版:漓江出版社 2014.7
页数:304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40770969
ISBN-10:7540770961
去豆瓣看看 001/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代序)
001/指南:如何使用这本书
001/一、本书中的关键知识(第一套大纲)
005/二、如何掌握这些关键知识(第二套大纲及延伸阅读)
008/三、学校或区域读书会如何利用本书
第一章自尊心
002/导读
003/文选
003/〔1〕请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011/【问题与思考】
012/〔2〕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
017/【问题与思考】
017/〔3〕彼佳的故事
021/【问题与思考】
021/〔4〕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028/【问题与思考】
029/〔5〕休怕成为慈爱的人
039/【问题与思考】
040/解读
040/一、自尊心培养的误区
047/二、信任
048/(一)无限信任与有限信任
050/(二)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信任
052/三、评分
054/(一)不要轻易打不及格分数
056/(二)从欠缺性评价走向成长性评价
059/(三)通过评价促进良性发展
061/(四)为每一个孩子树立标准
063/四、个别对待
063/(一)两种"个别对待"
065/(二)"个别对待"何以可能
067/案例
067/案例一:小亚的故事
081/案例二:举左手举右手
083/资源与拓展
第二章智力
086/导读
087/文选
087/〔1〕谈谈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097/【问题与思考】
097/〔2〕"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099/〔3〕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101/【问题与思考】
101/〔4〕记忆、思维和学习技能
108/【问题与思考】
108/〔5〕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110/〔6〕教师的时间和各教学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112/【问题与思考】
112/〔7〕能力和知识之间不可比例失调
115/〔8〕300页《大自然的书》
128/【问题与思考】
128/〔9〕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
131/【问题与思考】
131/〔10〕活的习题集中的1000道题
137/〔11〕劳动与智力的发展
142/【问题与思考】
143/解读
144/一、两套教学大纲
145/(一)什么是第一套大纲
148/(二)什么是第二套大纲
151/(三)两套大纲与学困生问题
154/(四)以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156/二、自动化读写
157/(一)自动化阅读
160/(二)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164/(三)自动化书写
165/(四)对"自动化书写"概念的修正
166/(五)一般能力的自动化
167/三、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
167/(一)随意识记与死记硬背
171/(二)不随意识记
172/四、交集点
172/(一)注意力
175/(二)交集点
180/(三)交集点与课堂提问
182/(四)对"交集点"的再思考
183/五、思维课
184/(一)什么是思维课
187/(二)思维课的误区
188/六、直观性
188/(一)什么是直观性
191/(二)直观教学的误区
193/七、劳动(活动)与智力
193/(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劳动的论述
198/(二)劳动与智力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
201/案例
201/(一)第一套大纲样例: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
学习标准
206/(二)罕台新教育小学092班自动化阅读情况综述
209/(三)开发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215/资源与拓展
第三章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生活
218/导读
219/文选
219/〔1〕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
231/〔2〕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爱好
244/〔3〕我们欣赏大自然的音乐
253/【问题与思考】
253/〔4〕"童话室"
260/〔5〕我们的"美丽角"
261/〔6〕恋爱
263/【问题与思考】
264/解读
265/(一)丰富,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
271/(二)和谐,校园精神生活的节奏
275/(三)个性,校园精神生活的核心
278/(四)校园精神生活与班级精神生活
279/资源与拓展
魏智渊,男,1973年生,陕西乾县人。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曾用铁皮鼓作网名与笔名。曾就读于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历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2006年加盟新教育实验,现为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教务长。目前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研究及开发工作,出版作品《语文课》《教师阅读地图》《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等,在教育类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
苏霍姆林斯基的出现,是一个奇迹。
他既拥有深厚的学养(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素养),又有30多年扎实的教育实践,并且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一所举世闻名的学校--帕夫雷什中学。他还以超乎寻常的勤奋,把一切教育思考记录下来。这几方面的成就,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一座活的教育学宝库,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细节,它是活的教育学细胞,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后代的人们以滋养。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苏霍姆林斯基更多的是赞叹,却不得其门。而赞叹往往源于一鳞半爪的收获,如感动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勤奋和对学生的爱,或只看到他对阅读的强调,等等。显然,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以及对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贡献(尤其是智力方面的成就)的忽略。
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尝试从苏霍姆林斯基众多的著作中提取框架,梳理出基本结构,然后将他的著作择其精要进行阐述,指出其中的关键,以协助读者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真正贡献,真正地发挥这座教育学宝库的能量。
本册主要内容--第四章:道德教育;第五章:家校合作;第六章:教师发展;第七章:学校文化。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