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商是个双名词电子商务,既不能片面地把它描述成带商务色彩的互联网公司,也不仅仅是网络化的零售公司。因为,这两个表述,都是形容词点缀下的单一名词定义,而电商,由网络、商务两者交汇构成,缺一不可,它是一个双名词。 2中国电商模式:两个半电商在中国走的是一条土洋结合的路线,模式基本承续美国电商,但内容上却颇多中国特色,例如平台、招商、联营,以至于原先靠买卖起步的B2C企业,也都纷纷开放门户,吸引商家入驻。说到底,这是一种商业房地产现象:建商圈、买用户、卖用户。因为相较之下,直接商品进货出货,风险更大。 3那一封告别信
2008年年底,淘宝商城上线半年后,由于对商城的经营模式和定位存在严重分歧,集团决定解散淘宝商城事业部,其业务并入淘宝集市运营、技术、市场等各个职能部门。这是一段历时11个月的曲折。 4解读唯品会
对于电商的投资,我有自己总结的三杯茶理论,即评估一家电商企业,一看其模式,二看其经营效率,三看其顾客留存率。在这三个方面,唯品会都有闪亮的表现。 5上市进行时
对于电商界而言,扎堆上市是时间点的考量,也是资本赎回的要求。腾讯加入以后的京东,势必形成对阿里系淘宝和天猫的有力挑战。 6细分市场的机会
过去这些年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基本上都是规模驱动,随着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向平稳,细分市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 7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走到今天,已经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而且与国内电商大幅度烧钱打价格战不同,这个领域有不少是闷声发财的商家,他们借助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优势,利用中国产品直销海外的渠道优势,收获颇丰。8电商费用面面观
零售是一个微利行业。在国外,零售人常常用RazorBlade(刮胡刀的刀片)来形容这个行业的利润率,薄到像刀片那样的低毛利率。零售业的成功靠的就是以量取胜。 9巧用流量
如果说流量成本更多的是与外部因素有关,那么电商公司自身流量的有效运用,就是内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10细说自有品牌
随着电商行业更多走向垂直类目,自有品牌拓展毫无疑问是块沃土,但这块土地,需要的是精耕细作,而不是风暴式的龙卷风。 11洋快餐的启发
很多年来,人们分析、学习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家公司的经营能力,从选址、品牌形象,到标准化服务、店堂卫生,以及儿童乐园、套餐设计。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它们的启发还在于怎样定位服务。 12赢在物流
电商界谈客流量的很多,谈付款流的也不少,却罕见认真讨论物流优化的,这是一个失误。在当今电商行业,物流恰恰是最大的短板。 13电商公司的管理
传统零售强调执行,电商行业更注重创新,但没有执行力的创新和没有创新能力的执行同样不具备管理价值。 14团购新篇
最近两年,团购行业出现明显的整合和业务转型。 15关于O2O
O2O机会很多,做法很多,不能仅仅停留于喊喊口号或者做做样子。顾客共享、商品信息共享、购买环节互动,这些领域每家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16从微信运用说起
我认为移动电商的最大机会,在于提供给无数已经实际运营实体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一个绕开PC平台,直接拓展其互联网生意的绝好机会。 17电脑向左,手机向右
在电子商务的运用上,电脑端是全国视野,移动端将有更多机会在周边用户,一公里、三公里商圈,是一个反电脑端思维的由近到远。 18垂直与快消品的发展机会
电商十年发展固然取得了很多进步和成绩,但业态模式过于简单,用户流量十分松散,品类经营泛而不深,特别是在盲目追求规模的片面引导下,现有电商企业普遍缺乏盈利能力……这些都给新人的进入留下很多空间。 19微笑曲线和电商发展
微笑曲线说明真正的高附加值其实是在两端,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零售行业是三个环节连成一体,要有好的产品,从设计端开始,到加工制造工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好的营销,如果我们片面的强调狂风暴雨式的营销,一味借助网络推手,可是产品不过硬,设计缺乏创意,就会把这个微笑的两个上扬嘴角倒置过来,变成两边是往下压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仅仅依靠营销策划,无法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无法留住用户。这是从微笑曲线得来的启发。 后记:电商新起点 附录:部分采访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