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
1 犯罪防控
1.1 人类久远的难题
1.1.1 “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
1.1.2 “绳之以法”的惩罚性与犯罪防控
1.2 人类曾有的探索
1.2.1 刑事法律的视角
1.2.2 犯罪的实证研究
1.2.3 犯罪异常的探讨
1.2.4 中国连续“严打”后的思考
2 谁在犯罪
查看完整
1.1 人类久远的难题
1.1.1 “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
1.1.2 “绳之以法”的惩罚性与犯罪防控
1.2 人类曾有的探索
1.2.1 刑事法律的视角
1.2.2 犯罪的实证研究
1.2.3 犯罪异常的探讨
1.2.4 中国连续“严打”后的思考
2 谁在犯罪
查看完整
李玫瑾,1958年生,祖籍上海。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执教。目前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庭暴力研究等。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现象。《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1 犯罪防控
1.1 人类久远的难题
1.1.1 “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
1.1.2 “绳之以法”的惩罚性与犯罪防控
1.2 人类曾有的探索
1.2.1 刑事法律的视角
1.2.2 犯罪的实证研究
1.2.3 犯罪异常的探讨
1.2.4 中国连续“严打”后的思考
2 谁在犯罪
2.1 犯罪防控的对象
2.1.1 各种犯罪防控思路
2.1.2 犯罪人与案件数量
2.2 认识犯罪人
2.2.1 犯罪人的基本分类
2.2.2 犯罪人分类的实证
2.2.3 犯罪被罚次数与犯罪数量分析
3 心理研究
3.1 心理基础
3.1.1 生理基础
3.1.2 心理早期发展
3.1.2.1 依恋现象
3.1.2.2 言语发展
3.1.2.3 社会性发展
3.1.2.4 认知方式发展
3.1.2.5 性格形成
3.1.2.6 观念形成
3.2 日常心理
3.2.1 意识活动
3.2.1.1 意识现象
3.2.1.2 觉知的:有-无
3.2.1.3 有意识的层次分解
3.2.2 认识活动
3.2.2.1 感知觉
3.2.2.2 记忆
3.2.2.3 心象
3.2.2.4 思维
3.2.3 情绪情感
3.2.3.1 情绪体验
3.2.3.2 情绪表现
3.2.3.3 情绪生理
3.3 心理风格
3.3.1 人格或个性
3.3.2 心理动力风格
3.3.3 心理制动风格
3.3.4 心理表现风格
4 危险人格
4.1 危险人格概述
4.1.1 危险人格的概念
4.1.2 危险人格的研究
4.1.2.1 天生犯罪人
4.1.2.2 异常犯罪人
4.1.2.3 人格障碍
4.1.2.4 犯罪心理结构
4.1.2.5 人身危险性
4.1.2.6 犯罪人格
4.2 危险人格的分类根据
4.2.1 人格的由来
4.2.1.1 先天要素:遗传与生理背景
4.2.1.2 后天要素:抚养与环境背景
4.2.2 危险人格的划分
4.2.2.1 先天禀赋为主的危险人格
4.2.2.2 后天养成为主的危险人格
4.3 危险人格的类型
4.3.1 反社会人格
4.3.1.1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
4.3.1.2 反社会人格与“天生犯罪人”
4.3.1.3 与反社会人格易混淆的问题辨析
4.3.2 犯罪人格
4.3.2.1 犯罪人格的概念
4.3.2.2 犯罪人格的形成
4.3.3 缺陷人格
4.3.3.1 缺陷人格的概念
4.3.3.2 缺陷人格的形成
5 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5.1 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5.1.1 异常表现始于早年
5.1.2 家庭背景基本正常
5.1.3 缺乏自然情感力
5.1.4 聪明且善谋划
5.1.5 道德白痴不可教化
5.1.6 肆意犯罪不会中止
5.2 张某的反社会人格剖析——1991-2000年流窜数省持枪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5.2.1 案情简述
5.2.2 张某的心理画像
5.3 王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3-2004年北京市系列绑架杀人案的主犯
5.3.1 案件简述
5.3.2 王某的心理画像
5.4 靳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重大爆炸案的主犯
5.4.1 案情简述
5.4.2 靳某的心理画像
5.4.3 靳某的人格问题
6 犯罪人格犯罪解析,
6.1 犯罪人格的特征
6.1.1 人生早年心理正常
6.1.2 基本社会化缺失
6.1.3 青春期有生存性违法
6.1.4 成年后犯罪升级
6.1.5 犯罪心理不可逆转
6.1.6 动机简单性质恶劣
6.2 董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6年赣、浙、闽三省系列入室奸、抢、杀人案的主犯
6.2.1 董某的案情简述
6.2.2 董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2.3 董某的人格问题
6.3 杨某的人格问题剖析——1999-2003年皖、豫、鲁、冀四省系列入室强奸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6.3.1 杨某的案情简介
6.3.2 杨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3.3 杨某的人格问题
……
7 缺陷人格犯罪解析
8 危险心结
9 意结类犯罪心理
10 知结类犯罪心理
11 情结类犯罪心理
12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
13 犯罪防控的策略
附1 本课题收集的大要案、个案情况一览表
附2—1 本课题的犯罪人员调查表
附2—2 犯罪人分类调查表
名词解释
后记
^ 收 起
1.1 人类久远的难题
1.1.1 “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
1.1.2 “绳之以法”的惩罚性与犯罪防控
1.2 人类曾有的探索
1.2.1 刑事法律的视角
1.2.2 犯罪的实证研究
1.2.3 犯罪异常的探讨
1.2.4 中国连续“严打”后的思考
2 谁在犯罪
2.1 犯罪防控的对象
2.1.1 各种犯罪防控思路
2.1.2 犯罪人与案件数量
2.2 认识犯罪人
2.2.1 犯罪人的基本分类
2.2.2 犯罪人分类的实证
2.2.3 犯罪被罚次数与犯罪数量分析
3 心理研究
3.1 心理基础
3.1.1 生理基础
3.1.2 心理早期发展
3.1.2.1 依恋现象
3.1.2.2 言语发展
3.1.2.3 社会性发展
3.1.2.4 认知方式发展
3.1.2.5 性格形成
3.1.2.6 观念形成
3.2 日常心理
3.2.1 意识活动
3.2.1.1 意识现象
3.2.1.2 觉知的:有-无
3.2.1.3 有意识的层次分解
3.2.2 认识活动
3.2.2.1 感知觉
3.2.2.2 记忆
3.2.2.3 心象
3.2.2.4 思维
3.2.3 情绪情感
3.2.3.1 情绪体验
3.2.3.2 情绪表现
3.2.3.3 情绪生理
3.3 心理风格
3.3.1 人格或个性
3.3.2 心理动力风格
3.3.3 心理制动风格
3.3.4 心理表现风格
4 危险人格
4.1 危险人格概述
4.1.1 危险人格的概念
4.1.2 危险人格的研究
4.1.2.1 天生犯罪人
4.1.2.2 异常犯罪人
4.1.2.3 人格障碍
4.1.2.4 犯罪心理结构
4.1.2.5 人身危险性
4.1.2.6 犯罪人格
4.2 危险人格的分类根据
4.2.1 人格的由来
4.2.1.1 先天要素:遗传与生理背景
4.2.1.2 后天要素:抚养与环境背景
4.2.2 危险人格的划分
4.2.2.1 先天禀赋为主的危险人格
4.2.2.2 后天养成为主的危险人格
4.3 危险人格的类型
4.3.1 反社会人格
4.3.1.1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
4.3.1.2 反社会人格与“天生犯罪人”
4.3.1.3 与反社会人格易混淆的问题辨析
4.3.2 犯罪人格
4.3.2.1 犯罪人格的概念
4.3.2.2 犯罪人格的形成
4.3.3 缺陷人格
4.3.3.1 缺陷人格的概念
4.3.3.2 缺陷人格的形成
5 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5.1 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5.1.1 异常表现始于早年
5.1.2 家庭背景基本正常
5.1.3 缺乏自然情感力
5.1.4 聪明且善谋划
5.1.5 道德白痴不可教化
5.1.6 肆意犯罪不会中止
5.2 张某的反社会人格剖析——1991-2000年流窜数省持枪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5.2.1 案情简述
5.2.2 张某的心理画像
5.3 王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3-2004年北京市系列绑架杀人案的主犯
5.3.1 案件简述
5.3.2 王某的心理画像
5.4 靳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重大爆炸案的主犯
5.4.1 案情简述
5.4.2 靳某的心理画像
5.4.3 靳某的人格问题
6 犯罪人格犯罪解析,
6.1 犯罪人格的特征
6.1.1 人生早年心理正常
6.1.2 基本社会化缺失
6.1.3 青春期有生存性违法
6.1.4 成年后犯罪升级
6.1.5 犯罪心理不可逆转
6.1.6 动机简单性质恶劣
6.2 董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6年赣、浙、闽三省系列入室奸、抢、杀人案的主犯
6.2.1 董某的案情简述
6.2.2 董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2.3 董某的人格问题
6.3 杨某的人格问题剖析——1999-2003年皖、豫、鲁、冀四省系列入室强奸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6.3.1 杨某的案情简介
6.3.2 杨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3.3 杨某的人格问题
……
7 缺陷人格犯罪解析
8 危险心结
9 意结类犯罪心理
10 知结类犯罪心理
11 情结类犯罪心理
12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
13 犯罪防控的策略
附1 本课题收集的大要案、个案情况一览表
附2—1 本课题的犯罪人员调查表
附2—2 犯罪人分类调查表
名词解释
后记
^ 收 起
李玫瑾,1958年生,祖籍上海。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执教。目前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庭暴力研究等。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现象。《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