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全集(上下)(精)
![颜真卿书法全集(上下)(精)](http://img11.360buyimg.com/n7/jfs/t244/68/607142759/483343/b72b8e82/53ede38eNe740f4bf.jpg)
目 录内容简介
颜真卿(七○九-七八五)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一个有着伟大文化艺术传统的诗书世家。
颜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邾国,是小邾子的苗裔。按照古史记载的传说,黄帝轩辕氏生子昌意,昌意生颛顼帝,颛顼帝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其中一个在邾地建国。到春秋时期,邾武公是鲁国的附庸。武公名叫仪甫,字颜公,所以《春秋公羊传》称之为『颜公』。颜公有功于齐国,齐威公封其子友于郧,为小邾子,子孙遂以邾武公的字为姓氏。因为是鲁国的附庸,所以颜氏代代事鲁,为鲁国的卿大夫。《史记》所载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其中颜氏子弟占了八位,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幸字子柳,颜高字子骄,颜祖字襄,颜哙字子声,颜之仆字叔并,颜何字冉。可见颜氏从春秋晚期时起就成为儒学之家,并得到孔子的亲自传授。颜真卿的十六代祖颜盛,字鲁国,为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居于琅玡临沂县孝悌里,去世后葬于临沂县西。颜盛生广陵太守颜葛绎、颜贞。颜贞名钦,字公若,精通《韩诗》《礼》《易》《尚书》,学者宗之。颜贞生汝阴太守、护军颜袭。颜葛绎生子颜默,字静伯,官汝阴太守。颜默生颜含,字弘都,为晋朝名儒。颜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名于天下。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发生后,中原大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起兵。。水嘉年间,颜含见中原无法立足,率全家南迁于丹阳(今江苏镇江)。晋元帝司马睿以颜含为上虞令,历官散骑常侍、大司农。颜含曾经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因功而封西平靖侯,拜侍中,迁光禄勋,后以年老逊位。晋成帝下诏加右光禄大夫,卒年九十三岁,谥日敬,而颜氏遂为东晋南朝之名族。从颜含以下,颜氏七世皆葬于金陵(即今江苏南京)的幕府山。颜含有三个儿子,最有名的是颜髦。颜髦字君道,少传家业,悖于孝行,仪状严整,风貌端美,获时人赞叹。
颜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邾国,是小邾子的苗裔。按照古史记载的传说,黄帝轩辕氏生子昌意,昌意生颛顼帝,颛顼帝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其中一个在邾地建国。到春秋时期,邾武公是鲁国的附庸。武公名叫仪甫,字颜公,所以《春秋公羊传》称之为『颜公』。颜公有功于齐国,齐威公封其子友于郧,为小邾子,子孙遂以邾武公的字为姓氏。因为是鲁国的附庸,所以颜氏代代事鲁,为鲁国的卿大夫。《史记》所载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其中颜氏子弟占了八位,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幸字子柳,颜高字子骄,颜祖字襄,颜哙字子声,颜之仆字叔并,颜何字冉。可见颜氏从春秋晚期时起就成为儒学之家,并得到孔子的亲自传授。颜真卿的十六代祖颜盛,字鲁国,为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居于琅玡临沂县孝悌里,去世后葬于临沂县西。颜盛生广陵太守颜葛绎、颜贞。颜贞名钦,字公若,精通《韩诗》《礼》《易》《尚书》,学者宗之。颜贞生汝阴太守、护军颜袭。颜葛绎生子颜默,字静伯,官汝阴太守。颜默生颜含,字弘都,为晋朝名儒。颜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名于天下。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发生后,中原大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起兵。。水嘉年间,颜含见中原无法立足,率全家南迁于丹阳(今江苏镇江)。晋元帝司马睿以颜含为上虞令,历官散骑常侍、大司农。颜含曾经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因功而封西平靖侯,拜侍中,迁光禄勋,后以年老逊位。晋成帝下诏加右光禄大夫,卒年九十三岁,谥日敬,而颜氏遂为东晋南朝之名族。从颜含以下,颜氏七世皆葬于金陵(即今江苏南京)的幕府山。颜含有三个儿子,最有名的是颜髦。颜髦字君道,少传家业,悖于孝行,仪状严整,风貌端美,获时人赞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