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保罗·策兰:“黑太阳”、灰烬句法或一种死亡写作/001上篇 一词性地质学的时代/003二隔着“话语之栅”/004三“暴动的忧伤”/006四一只轮辐攀向发生地的黑色田野/008五《山中会话》/010六诗人的立场就是世界的膝盖/014七词与物/015八诗人的生存作为世界的凶兆/017九“我与你”/019十出自一个动作的认识的发生/021十一作为艺术构件的自然/023十二在梦幻的沙盘上/024十三“签名”/026十四解构“绝技”/029十五诗歌主权的声音:节奏/031十六诱使真实出场的条件:意象/033十七障碍即是道路:晦涩/034十八他者性的深渊:碎片/037十九记忆、幽灵、踪迹/040二十纠缠/042下篇二十一《子午圈》/045二十二语言的现场/047二十三“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的词”/050二十四当“看”变成一种假设/053二十五“荒原”中的材料:作为一种对实在的根本体验/055二十六朝着主体被拒绝的方向……/057二十七“我对记忆的热爱超过一切”/060二十八疯癫:与世界的恶意进行决绝之地/062二十九词语的灰/065三十“向死而在”/068三十一抒情就是作证/072三十二在不再谈论光明和黑暗之后/077三十三事物的悲剧状态/080三十四在一块差异之地上/082三十五当“语言自己在说话”时,这里有着一个不能识透的事物/086三十六在语言中的幸存/088三十七“不要放弃你的欲望!”/091三十八一个舍弃了自己内心的身体/093三十九“终结主体”与人们言论中的空白/097四十“夜越深,客人越美丽”/101第二部勒内·夏尔:大地、辩证法与生者的知识/105上篇一两个诗人/107二对拒绝本身的拒绝,对反叛本身的反叛/108三“用另一种方式起身的能力”/111四大地之上,世界到来/114五居住在自己回答中的诗人/116六人是存在最狂热的器官/119七“愤怒和神秘”/121八重说兰波/126九辩证法:一种在动物的盲魂里永远感到紧张的语言/129十在梦幻中,我们达到叙述的顶点/133十一潜意识导论/137十二再论潜意识/140十三荒诞:作为人的一种非庇护状态/142十四对“说”的体验/145十五格言与格言诗/148十六为什么要写诗?/150下篇十七非理性:那一场大火,使我们的绝望感到了狼狈/154十八使一切东西贬值,这就是人类通往最后胜利的道路/157十九诗歌:从缺乏造成的伤口中流溢出来的过剩/161二十在写作中,“我的劳动力在流亡”/164二十一一粒种子在田地里变得“无参照”了/167二十二这不是疑惑,而是苦闷/169二十三“老婆,你为什么脸色煞白?今晚有客人吗?”/171二十四人类孤独的另一种定义/175二十五为了不让相爱的人们扫兴,请历史走开/178二十六“躺着的岔路,忧郁之完美”/181二十七不可能性原则或“主体性的黄昏”/185二十八在大地上,“同一个东西的永恒回归”/188二十九引用即是相遇,相遇即是作品/191三十片断:“景观”,一个失去了大地性的大地/195三十一“当代”:一个表现为“当下之脱节”的东西/200三十二结论:这个世界到底能从诗人那里得到什么?/204后记:在一个言说的“黑太阳”下/208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