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力——政治与商业中的心理操纵
作者:"[美]安东尼·普拉卡尼斯
出版:新华出版社 2014.8
页数:332
定价:39.80 元
ISBN-13:9787516611258
ISBN-10:7516611255
去豆瓣看看 序 为什么写这本书
前言 我们这个宣传的时代
章 日常劝导的心理特点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Persuasion
1 神秘的影响力
2 漫不经心的宣传,深思熟虑的劝导
3 自圆其说的动物
4 影响的四个策略
第二章 前期劝导:为有效影响力做好准备
Pre-Persuasion: Setting the Stage for Effective Influence
5 影响力巨大的语言
6 人们脑海中的图景
7 萨达姆?侯赛因:巴格达的希特勒?
8 有问题的劝导
9 诱饵的力量
10 伪真相的心理特征
第三章 传播者的信誉度:真实与人造
Communicator Credibility: Real and Manufactured
11 可信的传播者
12 冠军的早餐:给自己的垃圾食品
13 如何力排众议进行劝导?
14 “制造”可信度
15 大众媒体示范的影响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传递方式
The Message and How It is Delivered
16 包 装
17 自我推销
18 交流也可以栩栩如生
19 为什么不断重复同样的广告?
20 如果你无话可说,就让他人分心
21 有时,你需要“得寸进尺”
22 普罗塔哥拉的理想
第五章 情感诉求:拨动心弦,说服思想
Emotional Appeals: Touch the Heart, Persuade the Mind
23 恐惧诉求
24 “虚假帮派”技巧
25 内疚推销术
26 一朵鲜花的传递,影响力何在?
27 效忠之心
28 躬行己说
29 稀缺型心理和虚位之奥秘
第六章 当信息失效:宣传对社会的挑战
When Information Fails: The Challenge of Propaganda to Society
30 教育?宣传?
31 新闻是什么?
32 论信息运动的无效性
33 潜意识巫术:谁在引诱谁?
34 劝说指导
35 怎样成为一名“教主”?
36 第三帝国的宣传:不确定的情况
第七章 抵御宣传的方法
Counteracting the Tactics of Propaganda
37 预先警示与提前备战:抵抗宣传
38 怎样做才能阻止宣传运动?
39 珀伊托的儿女
[美]安东尼?普拉卡尼斯(Anthony Pratkanis),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1995年当选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力以及如何减少偏见等课题。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济学院开始从事教师工作,主要教授广告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公共课程。经常为各类科学杂志和通俗报章撰写有关宣传和影响力的文章,与人合编有《态度的结构和功能》(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以及《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书籍,并担任过《消费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的副主编。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特邀访问教授。他对于劝导、社会吸引、减少偏见以及认知失调等课题的研究,是当代社会心理学学术领域进行过的重要、*开创性的实验。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即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代表作有《拼图教室》(The Jigsaw Classroom)、《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Methods of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社会性动物》(The Social Animal)和《再无人可恨》(Nobody Left to Hate)等;担任《社会心理学指南》(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的共同编辑约25年之久。他独立撰写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有影响力的著作。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宣传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达的广告、推销、电视新闻、政治竞选等各有怎样的动机,如何通过社会心理机制传播信息和思想?我们的思想如何被影响和操纵?
在本书中,社会心理学家普拉卡尼斯和阿伦森为读者展现了个人和大众媒体是如何运用各种劝导技术操纵人们的思想的。作者首先从现代社会宣传的各种形式、载体出发,考察了个人和大众媒体的劝导技术;接着又分析了宣传有效作用于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途径;后,对劝导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作者指出,实现心理操纵的过程并不只是理论说服,而是经常运用各种情绪化的符号来操纵。比如,广告商就经常运用简短精悍、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的信息诱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阐释了宣传在当代社会的普遍性、深入性,通过对宣传的社会心理影响机制的解构与分析,为读者展现了宣传的动机、形式、作用渠道和机制,读者或可通过阅读了解常见的宣传策略与技巧,提高自身的传播力;或可提高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