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0 引言《清明上河图》研究现状
0.1 研究内容及意义
0.2 历代《清明上河图》与中国古代城市史文献综述
0.2.1 相关图像研究素材
0.2.2 历代相关文字资料
0.2.3 《清明上河图》相关研究现状
0.2.4 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现状
0.3 本书拟解答的几个基本问题
0.4 研究版本的选择
0.5 研究方法
0.5.1 图像志和图像学
0.5.2 比较城市史
0.5.3 建筑人类学
0.6 研究基本框架
上篇 历代《清明上河图》与图像城市史的比较研究
第1章 城市史的图像关联
1.1 历代版本通览
1.2 城市形态的图像系统
1.2.1 图像系统的分类
1.2.2 图像中的模块化母题
1.2.3 图像系统的传承脉络
1.2.4 B类与C类版本的形态关联
1.2.5 黄念本的市井场景与石渠宝笈三编本图像的流传线索
1.3 历代版本的图像城市史基础特征
1.3.1 石渠宝笈三编本
1.3.2 坊间诸版本
1.3.3 清中叶宫廷诸仿本
1.3.4 图像再现的真实度辨析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形态比较
2.1 “唐宋城市变革”与历代《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城市信息
2.1.1 有关“唐宋城市变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2.1.2 “唐宋城市变革”前中国城市街头文化的早期形态
2.1.3 各版本《清明上河图》与夜禁制度
2.1.4 小结
2.2 运河与市井形态
2.2.1 作为基础设施的运河
2.2.2 基础设施与市井形态的方向性特征
2.2.3 各版本近郊运河岸线与市井形态的关系
2.2.4 城墙内市井空间与河流和水体的关系
2.2.5 各版本图像与文献中相关内容的比较
2.2.6 小结
2.3 街道与街坊——市井及其空间形态
2.3.1 市井的空间领域的界定
2.3.2 市肆诸业态空间界面及生活场景特征
2.3.3 街道空间与其他空间之间的界面形态
2.3.4 街坊的边界形态及其生长特征
2.3.5 小结
2.4 市井空间与街道场景的关系
2.4.1 街头场景分析
2.4.2 桥头场景分析
2.4.3 城门外场景分析
2.4.4 空间场景中的女性角色
2.5 城市形态差异和演进背后
2.5.1 物质因素
2.5.2 人口因素
2.5.3 制度和技术因素
2.5.4 价值观念和消费风尚
本章小结
下篇 历代《清明上河图》中建筑形态的比较研究
第3章 城池与地标的形态特征
3.1 历代《清明上河图》的城墙和城门形态比较
3.1.1 城墙的平面形态
3.1.2 城墙的修筑技术
3.1.3 各版本的城门与城门楼
3.1.4 城墙与城门形态变迁的背后
3.2 城市中的区域性地标
3.2.1 彩楼欢门
3.2.2 望火楼
本章小结
第4章典型建筑的形态特征
4.1 市井普通房屋与店铺的比较
4.1.1 比较的内容和版本的选择
4.1.2 屋顶形式
4.1.3 屋面材料
4.1.4 屋面细节
4.1.5 斗棋形制与使用范围
4.1.6 门窗棂条花格
4.1.7 小结
4.2 虹桥的形态特征
4.2.1 石渠宝笈三编本的虹桥形态
4.2.2 清明易何图的虹桥辨异
4.2.3 其他版本砖石拱桥的虹桥形态
4.3 从勾栏到戏园
4.3.1 宋元之际勾栏相关史料
4.3.2 勾栏建筑布局的一些基本问题
4.3.3 瓦子与“唐宋城市变革”后集中市肆空间的转型
4.3.4 明清戏园及其与宋元勾栏建筑的比较
4.3.5 小结
4.4 乡野戏台形式和布局的比较研究
4.4.1 春台戏与各版本中的乡野戏台
4.4.2 各版本乡野戏台的位置与做法
4.4.3 各版本乡野戏台的观演模式
4.4.4 小结
4.5 北宋金明池及历代相关图像流变探讨
4.5.1 北宋东京的金明池及其中的市井形态
4.5.2 元代金明池题材绘画的图像信息
4.5.3 各版本《清明上河图》中的金明池
4.5.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5章历代《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像中国古代城市史问题
5.1 图像中的城市与建筑研究方法
5.1.1 基于关联和比较的图像城市史方法和城市形态研究框架
5.1.2 图像中的建筑研究
5.2 本书主要研究成果
5.2.1 历代《清明上河图》图像源流
5.2.2 城市史和城市形态比较
5.2.3 建筑形态研究
5.3 本书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方向
附录 本书相关《清明上河图》主要版本一览
A 类版本:石渠宝笈三编本
B1 类版本:清明易简图
B2 类版本:辽宁省博物馆明仿本
C 类通行版本:白云堂本
C 类通行版本:辽宁省博物馆仇英款本
C 类版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乙本
D 类版本:清院本
E 类版本:黄念本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