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
序一 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 杨东平
序二 教育与国运 陈丹青
序三 与灾难赛跑的教育 冉云飞
序四 火就是态度 邓康延
上辑 观火
01 重回人的语文
“我们的教材里经常灌输一些‘隐蔽课程’。表面上跟你讲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想传递一些观点。比如,你问一个六年级的、受了十二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熏陶的小学生,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的答案多半是毛主席。如果问他,你最讨厌的人是谁?他的回答经常是日本人。”郭初阳担心,语文课本隐藏的政治倾向、刻板思维和道德说教,会让学生的精神变成终生残疾。
查看完整
序二 教育与国运 陈丹青
序三 与灾难赛跑的教育 冉云飞
序四 火就是态度 邓康延
上辑 观火
01 重回人的语文
“我们的教材里经常灌输一些‘隐蔽课程’。表面上跟你讲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想传递一些观点。比如,你问一个六年级的、受了十二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熏陶的小学生,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的答案多半是毛主席。如果问他,你最讨厌的人是谁?他的回答经常是日本人。”郭初阳担心,语文课本隐藏的政治倾向、刻板思维和道德说教,会让学生的精神变成终生残疾。
查看完整
邓康延,生长于西安,后到深圳,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曾出版《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一杯江河》等著作。50岁相遇民国老课本,出版《老课本,新阅读》一书,并主编《民国老课本经典诵读》。去年出版《先生》一书,重现民国大先生们的绝代风采。近期又拍摄有《选择》、《民间》等纪录片。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主创邓康延先生及其团队的几位编导,在纪录片《盗火者》拍摄之后,用文字的形式沉淀充实了这一话题,编写了这部书稿。本书直面中国教育的困境和希望,对纪录片中未能尽现的故事情节、嘉宾访谈及制作者的亲历感受拾漏补遗,使本书兼具文字的厚重和影像的生动。
书中重点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学、乡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不仅给出真实现况的描述与专家学者的洞见,更关注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盗火者”,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与实践、挣扎与困惑。
在中国,提起教育,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在上学路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成年人,都清楚中国教育的一系列痼疾,教育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发…
查看完整
书中重点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学、乡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不仅给出真实现况的描述与专家学者的洞见,更关注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盗火者”,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与实践、挣扎与困惑。
在中国,提起教育,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在上学路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成年人,都清楚中国教育的一系列痼疾,教育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发…
查看完整
序一 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 杨东平
序二 教育与国运 陈丹青
序三 与灾难赛跑的教育 冉云飞
序四 火就是态度 邓康延
上辑 观火
01 重回人的语文
“我们的教材里经常灌输一些‘隐蔽课程’。表面上跟你讲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想传递一些观点。比如,你问一个六年级的、受了十二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熏陶的小学生,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的答案多半是毛主席。如果问他,你最讨厌的人是谁?他的回答经常是日本人。”郭初阳担心,语文课本隐藏的政治倾向、刻板思维和道德说教,会让学生的精神变成终生残疾。
02 呵护童年
华德福教育本身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征。最初很慢、很简单,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到了高中,其深度和广度将大大超越主流教育的同级水平。然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习惯了走传统应试教育之路的中国家长并不放心。
03 课堂风暴
历史教师魏勇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应付考试,又能独立思考。“就是两头都得占着,如果你忽略了考试,那你就太傻了,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利益选择,毕竟这些学生都是要考大学的。但如果你全部都是为了应试而教学,那你很可能会把学生弄成白痴,他将来会恨你的。他会觉得在你的课堂上,除了考试什么都没有。”
04 寻找活着的马小平
马小平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次家长会后,作为班主任的他被二十多名家长团团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说,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后来回到办公室,有学生跟了过去,看见马老师在办公室里泣不成声。
05 李庆明和他的公民教育
我不管是悼念亡人还是为灾难祈福,都是一种以友善待人的公民品质。这是一种高于尊重的公民素养,与人为善、爱己怜人、服务社会,在合理利己的前提下向陌生的“他者”付出一份关爱,尽管它并没有美德伦理和圣德伦理的神圣高度,却不麻木、不自私、不冷漠,这正是公民社会必不可少的公民品质。
06 学在民间
对赵明而言,菜园的工作不仅可以维生,还可以教育儿子小宇对自然的认识。“给他讲这叫露水,讲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讲为什么会下雨。你得有这个闲心,这很重要。我一直认可一个理念:孩子需要家长的时间,而不是钱。”
07 断裂的天梯
在留守儿童董仁发的小木屋里,所有的亮光,都来自那些破败的木头的缝隙。他每天点蜡烛做作业,自己捡柴火做饭,晚餐大多是加盐的白米饭或白粥,饮用水要走20分钟的山路到一口荒井去打。一个11岁的孩子,每天躺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木屋里,他是想着什么、念着什么又盼着什么入睡的呢?
08 乡村职业教育
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天,关心乡村教育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乡村孩子伸出援手,不约而同地延续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村庄,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撕破黑暗,必先擦亮一颗火柴。
09 大学大学
30年后,当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用诗人的眼睛打量新世纪的大学生时,她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和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精明、现实、患得患失、缺乏常识,他们自私、偏狭、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日益严峻的就业前景让他们压抑了梦想,无法“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10 在路上
当下中国缺乏一个“高等学校法人财政制度”,学校为吸引人才需要房产,却不能向市场购买,只能等政府分房,甚至购置一台电脑都要等上三个月,人、财、物完全由政府控制。一名校长曾公开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下辑 醒言
杨东平:好的教育不与学生为敌
我的基本态度是,不要对每一个局部的改革过于苛求,希望它一步到位完成所有的使命,这个不现实。我现在特别主张自下而上的改革,它就发生在无数个学校、教师、课堂、个人身上,这种微改变和自主变革,我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孙云晓:这是一个让儿童特别恐慌的时代
在孩子的童年恐慌背后正是父母的恐慌、教师的恐慌。而父母、教师的恐慌、焦虑,反过来又加重了孩子的恐慌。83.6% 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进前15 名;54.7% 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到博士学位。这些高期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这样的期望和压力到了孩子身上必然变成恐慌。
钱理群:所有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2008 年,我跟我的学生说:从此, 世界和中国进入了一个灾难不断、突发事件不断的时代。现在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我们的年轻人,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是能应对人类灾难的新一代人。马小平曾感叹一个中学教师到底能走多远,他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追求不到的东西。
陈丹青: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
所有人在这几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赶紧多捞,不要管这个社会,因为你根本救不过来。你到下面走走,就发现,完全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样一群傻子,愿意反方向地从城里往乡下走,去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我敬佩他们,但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久。
朱学勤:四海变秋季,一师难为春
今天的大学,第一阶段是人抢钱,大学教师都去抢课题;第二阶段是钱抢人,因为就那么多课题,大学教师都被裹挟而去。几乎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三流教师,手里都握有课题,但这些课题做出来的都是罂粟。多少年后回头看,我们这个最有钱的大学时代,恐怕是最令人羞耻的一个时代。
余世存:真诚的丧失是最可怕的
晏阳初他们那会儿,中国的教育体制跟西方是贯通的,在晏阳初身上是没有障碍的。那个年代有一种混乱的自由,能施展他的理想,而我们当下的这些人都不行。我们这一代人,在做人上面都是成问题的,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找到立身处世的那种很踏实、很坚固的感觉,所以也很难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周孝正:校长首先得是教育家,不能是政客
原来我们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你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政治家的孩子还是政治家,穷人家的孩子还是穷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就是让全国的精英,都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上去。如果顶层的人永远是官二代富二代,那他们只能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了。
张鸣:教育只有开放才有希望
我们说民国的教育办得好,为什么?因为它是开放的,他有教会学校和民办教育两个东西撑着。如果国立大学办不好的话,学生就不来了。教育必须开放,才可能办好,如果像我们这样封闭,设立各种制度门槛确保国立教育的优势,那当然是办不好的。教育改革应该是一个全民的改革,不可能是一个部门的改革,一个部门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熊丙奇:教育改革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中国哪一所学校能够做到这些?加州大学有一次涨学费,学生全部起来反对,学校里贴满了标语,说我们以学校为耻,要校长下台。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国内的大学,你觉得会怎样?
附录一 课堂实录:鸦片战争的影响 魏勇
附录二 课堂实录:如何给《南方周末》评论版投稿 郭初阳
附录三 如何跟孩子谈战争 蔡朝阳
附录四 沙粒的态度 张良
后记一 想象一个孩子的未来 况冶
后记二 让改变悄悄发生 梁罗兴
^ 收 起
序二 教育与国运 陈丹青
序三 与灾难赛跑的教育 冉云飞
序四 火就是态度 邓康延
上辑 观火
01 重回人的语文
“我们的教材里经常灌输一些‘隐蔽课程’。表面上跟你讲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想传递一些观点。比如,你问一个六年级的、受了十二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熏陶的小学生,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的答案多半是毛主席。如果问他,你最讨厌的人是谁?他的回答经常是日本人。”郭初阳担心,语文课本隐藏的政治倾向、刻板思维和道德说教,会让学生的精神变成终生残疾。
02 呵护童年
华德福教育本身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征。最初很慢、很简单,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到了高中,其深度和广度将大大超越主流教育的同级水平。然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习惯了走传统应试教育之路的中国家长并不放心。
03 课堂风暴
历史教师魏勇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应付考试,又能独立思考。“就是两头都得占着,如果你忽略了考试,那你就太傻了,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利益选择,毕竟这些学生都是要考大学的。但如果你全部都是为了应试而教学,那你很可能会把学生弄成白痴,他将来会恨你的。他会觉得在你的课堂上,除了考试什么都没有。”
04 寻找活着的马小平
马小平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次家长会后,作为班主任的他被二十多名家长团团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说,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后来回到办公室,有学生跟了过去,看见马老师在办公室里泣不成声。
05 李庆明和他的公民教育
我不管是悼念亡人还是为灾难祈福,都是一种以友善待人的公民品质。这是一种高于尊重的公民素养,与人为善、爱己怜人、服务社会,在合理利己的前提下向陌生的“他者”付出一份关爱,尽管它并没有美德伦理和圣德伦理的神圣高度,却不麻木、不自私、不冷漠,这正是公民社会必不可少的公民品质。
06 学在民间
对赵明而言,菜园的工作不仅可以维生,还可以教育儿子小宇对自然的认识。“给他讲这叫露水,讲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讲为什么会下雨。你得有这个闲心,这很重要。我一直认可一个理念:孩子需要家长的时间,而不是钱。”
07 断裂的天梯
在留守儿童董仁发的小木屋里,所有的亮光,都来自那些破败的木头的缝隙。他每天点蜡烛做作业,自己捡柴火做饭,晚餐大多是加盐的白米饭或白粥,饮用水要走20分钟的山路到一口荒井去打。一个11岁的孩子,每天躺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木屋里,他是想着什么、念着什么又盼着什么入睡的呢?
08 乡村职业教育
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天,关心乡村教育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乡村孩子伸出援手,不约而同地延续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村庄,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撕破黑暗,必先擦亮一颗火柴。
09 大学大学
30年后,当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用诗人的眼睛打量新世纪的大学生时,她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和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精明、现实、患得患失、缺乏常识,他们自私、偏狭、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日益严峻的就业前景让他们压抑了梦想,无法“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10 在路上
当下中国缺乏一个“高等学校法人财政制度”,学校为吸引人才需要房产,却不能向市场购买,只能等政府分房,甚至购置一台电脑都要等上三个月,人、财、物完全由政府控制。一名校长曾公开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下辑 醒言
杨东平:好的教育不与学生为敌
我的基本态度是,不要对每一个局部的改革过于苛求,希望它一步到位完成所有的使命,这个不现实。我现在特别主张自下而上的改革,它就发生在无数个学校、教师、课堂、个人身上,这种微改变和自主变革,我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孙云晓:这是一个让儿童特别恐慌的时代
在孩子的童年恐慌背后正是父母的恐慌、教师的恐慌。而父母、教师的恐慌、焦虑,反过来又加重了孩子的恐慌。83.6% 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进前15 名;54.7% 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到博士学位。这些高期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这样的期望和压力到了孩子身上必然变成恐慌。
钱理群:所有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2008 年,我跟我的学生说:从此, 世界和中国进入了一个灾难不断、突发事件不断的时代。现在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我们的年轻人,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是能应对人类灾难的新一代人。马小平曾感叹一个中学教师到底能走多远,他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追求不到的东西。
陈丹青: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
所有人在这几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赶紧多捞,不要管这个社会,因为你根本救不过来。你到下面走走,就发现,完全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样一群傻子,愿意反方向地从城里往乡下走,去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我敬佩他们,但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久。
朱学勤:四海变秋季,一师难为春
今天的大学,第一阶段是人抢钱,大学教师都去抢课题;第二阶段是钱抢人,因为就那么多课题,大学教师都被裹挟而去。几乎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三流教师,手里都握有课题,但这些课题做出来的都是罂粟。多少年后回头看,我们这个最有钱的大学时代,恐怕是最令人羞耻的一个时代。
余世存:真诚的丧失是最可怕的
晏阳初他们那会儿,中国的教育体制跟西方是贯通的,在晏阳初身上是没有障碍的。那个年代有一种混乱的自由,能施展他的理想,而我们当下的这些人都不行。我们这一代人,在做人上面都是成问题的,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找到立身处世的那种很踏实、很坚固的感觉,所以也很难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周孝正:校长首先得是教育家,不能是政客
原来我们说高考改变命运,现在你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政治家的孩子还是政治家,穷人家的孩子还是穷人。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就是让全国的精英,都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上去。如果顶层的人永远是官二代富二代,那他们只能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了。
张鸣:教育只有开放才有希望
我们说民国的教育办得好,为什么?因为它是开放的,他有教会学校和民办教育两个东西撑着。如果国立大学办不好的话,学生就不来了。教育必须开放,才可能办好,如果像我们这样封闭,设立各种制度门槛确保国立教育的优势,那当然是办不好的。教育改革应该是一个全民的改革,不可能是一个部门的改革,一个部门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熊丙奇:教育改革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中国哪一所学校能够做到这些?加州大学有一次涨学费,学生全部起来反对,学校里贴满了标语,说我们以学校为耻,要校长下台。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国内的大学,你觉得会怎样?
附录一 课堂实录:鸦片战争的影响 魏勇
附录二 课堂实录:如何给《南方周末》评论版投稿 郭初阳
附录三 如何跟孩子谈战争 蔡朝阳
附录四 沙粒的态度 张良
后记一 想象一个孩子的未来 况冶
后记二 让改变悄悄发生 梁罗兴
^ 收 起
邓康延,生长于西安,后到深圳,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曾出版《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一杯江河》等著作。50岁相遇民国老课本,出版《老课本,新阅读》一书,并主编《民国老课本经典诵读》。去年出版《先生》一书,重现民国大先生们的绝代风采。近期又拍摄有《选择》、《民间》等纪录片。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主创邓康延先生及其团队的几位编导,在纪录片《盗火者》拍摄之后,用文字的形式沉淀充实了这一话题,编写了这部书稿。本书直面中国教育的困境和希望,对纪录片中未能尽现的故事情节、嘉宾访谈及制作者的亲历感受拾漏补遗,使本书兼具文字的厚重和影像的生动。
书中重点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学、乡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不仅给出真实现况的描述与专家学者的洞见,更关注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盗火者”,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与实践、挣扎与困惑。
在中国,提起教育,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在上学路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成年人,都清楚中国教育的一系列痼疾,教育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发无尽的争执与批判。然而,更迫切的现实是:为了让教育变成孩子当下的幸福,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教师、专家,能为中国教育的变革做些什么?
有念于此,真实记录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盗火者》一书应运而生。本书作者团队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访问了近20名教育学者。这些中国教育的革新者们,自嘲是一帮教育的难民,继承的文化资源如此之少,却为了救赎孩子和自己,硬着头皮搞新教育。当每个人说起中国教育都摇头时,教育界内部正悄然发生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来自民间新教育的冲击持续而坚定,传统教育模式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在被重新建构,没人能预测坍塌的时间,我们能做的,是为改变做好准备,思考在一个新世界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书只是当下教育的多元解读之一种,难免偏颇与失误,但它确是一把火。不论点燃了什么,火就是态度。
^ 收 起
书中重点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学、乡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不仅给出真实现况的描述与专家学者的洞见,更关注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盗火者”,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与实践、挣扎与困惑。
在中国,提起教育,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在上学路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成年人,都清楚中国教育的一系列痼疾,教育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发无尽的争执与批判。然而,更迫切的现实是:为了让教育变成孩子当下的幸福,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教师、专家,能为中国教育的变革做些什么?
有念于此,真实记录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盗火者》一书应运而生。本书作者团队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访问了近20名教育学者。这些中国教育的革新者们,自嘲是一帮教育的难民,继承的文化资源如此之少,却为了救赎孩子和自己,硬着头皮搞新教育。当每个人说起中国教育都摇头时,教育界内部正悄然发生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来自民间新教育的冲击持续而坚定,传统教育模式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在被重新建构,没人能预测坍塌的时间,我们能做的,是为改变做好准备,思考在一个新世界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书只是当下教育的多元解读之一种,难免偏颇与失误,但它确是一把火。不论点燃了什么,火就是态度。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