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章 蒙古族与藏族的文化关系
一蒙藏关系的确立
二蒙藏关系的发展
(一)蒙藏关系的缔结
(二)元朝的治藏方略
(三)藏族文化的影响
三明代蒙古族与藏族的宗教文化关系
四清代蒙古族与藏族的宗教文化关系
第二章 蒙藏法律的文化渊源
一源于本土习俗和原始宗教文化
二源于儒家文化的影响
三源于佛教和古印度法文化的影响
(一)对藏族法文化的影响
(二)对蒙古族法文化的影响
(三)阿勒坦汗与《十善福经教法规》
四源于中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一)对蒙古族法律文化的影响
(二)对藏族法律文化的影响
五蒙藏法律文化渊源比较
第三章 蒙藏早期法律文化的基本框架
一蒙古法文化的基本框架
(一)《约孙》时期
(二)《大札撒》时期
二吐蕃法文化的基本框架
(一)行政法律规范
(二)刑事法律规范
(三)民事法律规范
(四)债务
(五)军事法规
(六)吐蕃“三律”的性质与特点
三蒙藏早期法律文化的基本框架比较
(一)蒙藏早期法律的基本框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二)蒙藏早期法律中实体与程序法的完善程度
(三)蒙藏早期法律基本框架形成的时间有异
(四)蒙藏早期法律框架形成的法律思想
第四章 吐蕃政权的变迁与社会秩序
一割据时期
二教权政治的形成与佛教后弘期
三元朝施藏的国家行政规范
(一)蒙古法律对藏区习惯法的影响
(二)皇帝圣旨
(三)帝师法旨
(四)蒙藏政权的变迁与社会秩序比较I
第五章 蒙藏“三典”及寺规
一蒙古“三典”的立法背景
(一)《阿勒坦汗法典》
(二)《喀尔喀七旗法典》
(三)《卫拉特法典》
二藏族“三典”的立法背景
(一)《十五法典》
(二)《十六法典》
(三)《十三法典》
三寺院管理制度
(一)察哈尔正镶白旗查干乌拉庙庙规
(二)噶丹寺寺规
四蒙藏“三典”及寺规之比较
(一)不同的立法背景
(二)体系建构、主要内容与法律特征
(三)不同的历史价值
(四)蒙古“三典”的法律特点
(五)藏族“三典”的法律特点
(六)蒙藏地区的寺庙管理制度
(七)蒙藏“三典”的立法背景及特征比较
第六章 蒙藏地区区域性法规
一《阿拉善蒙古律例》
(一)《阿拉善蒙古律例》的主要内容
(二)《阿拉善蒙古律例》的立法特征
二《德格法律十三条》
(一)社会等级
(二)法律十三条
(三)刑律及类型
(四)《德格法律十三条》的立法特征
三《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一)《蒙古律例》
(二)《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四蒙藏地区区域性法规比较
(一)蒙藏地区区域性法规产生的具体时间和立法背景不同
(二)蒙藏地区区域性法规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不同
(三)蒙藏地区区域性法规的立法特征与历史意义不同
第七章 蒙藏习惯法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一习惯法的特点
(一)传承形式
(二)诸法合体
(三)等级制度
(四)原始残余
(五)人治特色
(六)物质赔偿
(七)妇女地位
(八)诉讼特点
(九)刑事特点
(十)民事法规
(十一)地方武装
(十二)结构与功能
二习惯法的文化内涵
(一)道德与法律
(二)宗教与法律
(三)禁忌与法律
(四)习惯与法律
(五)乡规与法律
三习惯法的历史地位与社会功能
四习惯法对当今蒙藏社会的影响
第八章 传统与现实的冲突
一农村牧区部落组织的复兴
(一)部落组织对农村牧区的控制与干预
(二)部落组织对藏区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农村牧区部落习惯法的反弹
(一)部落习惯法有损国家法律的尊严
(二)部落习惯法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利益纠纷影响着藏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四)赔偿命价有助旧势力的抬头
第九章 习惯法与民主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