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无论在何处看到一片温润的田野,心中都会泛 起一层幸福的细波。 因我们是植物般善良青翠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从禾 本科植物中获得淀粉,从十字花科植物提取脂肪,从豆科植 物中摄取蛋白质……我们种下数不胜数的蔬菜水果,获取身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即使用海水煮盐,中国古人也有一道令当代科学家赞叹的工序——添加草木灰,其中,富含人体必需的钾、镁、铜、碘等元素,对保证人体钾—钠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亦是植物般智慧浪漫的民族。我们在茶叶的清香中思考,在谷物发酵的酒精中沉醉,用花朵怀念深爱的女子,用草药化解一次次生命的危机……我们有傲视世界的桑麻工艺,因此,我们的衣着亦来自一簇簇青青的枝叶;我们还有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兽医体系,用针灸与草药精心呵护着染病的家畜,在我们眼中,它们不是鲜肉与乳汁的祭品,而是共同耕作的伙伴。植物,质朴而高贵;人们,坦然而感恩。在绿色的田野上生生不息,是中国人与植物共同织就的传奇。 所以,当代作家刘亮程说:能让一棵树长得粗壮兴旺的地方,也一定会让一个人活得像模像样。这是对中国人与植物关系的诗意回望,亦是某种无可奈何的告别。进入 21 世纪,无数中国人离开了与植物共同生长的村庄,如一棵棵行道树般来到了城市,被他人强剪下原本舒展的枝条,适应起完全陌生的环境——在高耸的水泥丛林中游走,犹如田鼠在农舍前仓皇地踯躅;随着拥挤的人流回到陋室,犹如辛苦劳作的蜜蜂返回蜂巢!我们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暴跳如雷,时而暴殄天物,时而不饮不食……终有一天不知为何病倒,在病榻上环顾曾经熟悉的四周,开始对延续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怀疑:我们的质朴与温和,到底丢在了何处?我们的民族, 是否真如传说的那般勤劳、勇敢、善良?我们的植物家园,是否真的一去不返?庆幸的是,每当我们在城市中怅然若失,仍能在两个地方与纯净的植物对话。一个是在郊外静静沉睡的植物园,宛若诺亚方舟般宁静,承载着人类对植物最初始的依恋。身处 其中,心灵会自动敞开与自然交流的大门——每天熟视无睹的悬铃木,在这里并肩站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许多年叫不 出名字的玉簪花,原来有一个这样美丽的称呼;童年时随处可见的酢浆草,竟已变成了如此五彩斑斓的模样……在植物的天地里,我们由惊喜到惊叹,渐渐找回对植物应有的尊重,对自然应有的谦卑——每朵小花都是一首动人的诗歌,每株植物都是一位会思考的朋友,每片树林都是一幅泛黄的时光剪影,叠合着历史、文化与人性的印记。另一个与植物亲密接触的地方是餐桌。从盘古开天地至今,美美饱餐一顿总是我们最幸福自在的时刻,那些用舌尖和牙齿提取的植物营养,始终是维系我们健康的支柱。而且科技越是飞速发展,我们对植物食品的依赖就越发强烈。中国营养学会 2013年最新研究表明,全国慢性病确诊患者高 达 2.6 亿人,欲改善其营养状况,首先提倡用葱、姜、茴香等植物香料代替食盐,做到“低钠”;其次要多吃大豆、甘薯、马铃薯等高钾植物,让身体“多钾”,这是预防中风等慢性病的最佳途径;最后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每天至少摄入200 毫克的维生素 C。翻开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仿佛走入了另一座丰富多彩的植物园,字里行间处处有果蔬竞秀、五谷飘香。诚如营养学家们所说,植物是我们生命的润滑剂。无论是舌尖上的营养,还是精神上的依偎,我们都应该更加懂得植物。唯有懂得,方能热爱;唯有热爱,才会珍惜——珍惜这些默默把地球染绿,又给予我们无尽护佑的高贵生命。在一个重塑灵魂的时代,让我们试着重新与植物为邻。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