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
1981年4月,解释学和解构论两大思潮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与德里达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论。这是二者的首次学术聚会和交锋,引起了普遍关注。
伽达默尔首先在会上作了一个题为“文本与阐释”的主题报告,差不多可被视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总结性文本。在次日的圆桌讨论中,德里达向伽达默尔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他对伽氏报告的反应;而伽达默尔也作了答复。之后,德里达又在会上作了报告。以上文本为伽达默尔-德里达这次争论的全部材料,构成本书部分“巴黎对话”。
事后几年里,伽达默尔对这次巴黎论战一直念念不已,又相继作了三篇文章,意在重梳他与德里达的异同,进一步回应来自德里达的对解释学哲学的解构论挑战。关于巴黎论战,来自多国的各路哲学家进行了评论,本书选译了其中的两篇。它们与上述伽达默尔的三篇后续文章一起,构成本书第二部分,立题为“不可能的对话?”。
两派都在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各自亦有着不同的立场,这场巴黎论战因而备受关注。读者阅读此书,除了有机会全面了解此一重大事件,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解释学、解构论乃至海德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走向。
伽达默尔首先在会上作了一个题为“文本与阐释”的主题报告,差不多可被视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总结性文本。在次日的圆桌讨论中,德里达向伽达默尔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他对伽氏报告的反应;而伽达默尔也作了答复。之后,德里达又在会上作了报告。以上文本为伽达默尔-德里达这次争论的全部材料,构成本书部分“巴黎对话”。
事后几年里,伽达默尔对这次巴黎论战一直念念不已,又相继作了三篇文章,意在重梳他与德里达的异同,进一步回应来自德里达的对解释学哲学的解构论挑战。关于巴黎论战,来自多国的各路哲学家进行了评论,本书选译了其中的两篇。它们与上述伽达默尔的三篇后续文章一起,构成本书第二部分,立题为“不可能的对话?”。
两派都在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各自亦有着不同的立场,这场巴黎论战因而备受关注。读者阅读此书,除了有机会全面了解此一重大事件,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解释学、解构论乃至海德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走向。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