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的人(上卷):卧像的时代
作者:[法]菲利普·阿里耶斯著;吴泓缈,冯悦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15.2
页数:414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100109444
ISBN-10:7100109442
去豆瓣看看 第一部分人皆会死
第一章被驯服的死亡
预感死之将至
暴卒
圣徒之死不同凡俗
仰卧而去:通俗的死亡仪式
公众性25
史之留痕:二十世纪的英国
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死者入眠
查看完整 菲利普·阿里耶斯(1914-1984),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本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
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史上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下卷共分三个部分、七个章节,分别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观念的变化,对死亡的冷漠态度,对于尸体的处理,假死现象,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态度,公墓以及现代西方工业社会里出现的被倒置的死亡的现象。
第一部分人皆会死
第一章被驯服的死亡
预感死之将至
暴卒
圣徒之死不同凡俗
仰卧而去:通俗的死亡仪式
公众性25
史之留痕:二十世纪的英国
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死者入眠
繁花似锦的花园
听天由命
被驯服的死亡
第二章圣陵旁,教堂中
圣人的庇佑
公墓成镇,墙内安葬
墓地:“教会的怀抱”
被诅咒的葬法
教规:教堂内严禁下葬习俗:教堂即墓
地
堂院与藏骸所
集体墓葬坑
骸骨堆
敞开的大墓地,
避难所与居住地广场和公共场所
教堂取代圣人哪座教堂?
教堂的何处?
何人葬入教堂?何人葬入墓地?图卢兹的
例子
英国的例子
第二部分自身之死
第三章死的时刻生的记忆
来世说,心态的标识
最后的登基
末日审判,生命之书
生命终结时的审判
关于死的种种母题
传教方针的影响?死亡率过高?
对生的热恋
贪恋红尘与静物画收藏家
挫败与死亡
第四章对彼岸的担保
古仪式追思祷告悲伤逝抱紧遗体
为亡灵祈祷
古老仪式:念诵人名
害怕下地狱,炼狱与等待
罗马弥撒:死人的弥撒
圣体拜领台的祈祷
僧侣的情感:教堂的财富
中世纪后期的新仪式:教士的作用
新的送葬队:教士和穷人组成的队列
遗体从此藏在灵柩台上的棺材里
丧葬弥撒
入土之日在教堂做法事
下葬之后的种种法事
慈善基金及其公告
教友会
此岸和彼岸的保障;遗嘱的功能;财产的重
新分配
财富与死亡;用益权
立遗嘱:良心的责任,个人的行为
^ 收 起 菲利普·阿里耶斯(1914-1984),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本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
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史上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下卷共分三个部分、七个章节,分别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观念的变化,对死亡的冷漠态度,对于尸体的处理,假死现象,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态度,公墓以及现代西方工业社会里出现的被倒置的死亡的现象。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