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研斋石鼓十种考释(一函一册)
作者简介内容简介
《覃揅斋石鼓十种考释》,一卷,近代人赵椿年撰,是考证石鼓文的专著。赵椿年(一八六九—一九四二年),字剑秋,晚署坡邻。江苏武进人,清末举人、进士。曾任清江西府署文案兼清赋局提调、统捐总局提调兼瑞州知府等职。一九一二年任财政部次长、参事兼税务处会办。一九一七年任北洋政府大总统府财政顾问、审计院副院长、北京谷穴有金石研究会研究员等。一九二八年辞职回乡,整理旧作。著作有《覃揅斋石鼓十种考释》一卷、《覃揅斋诗存》三卷。石鼓文是指刻在鼓形石上的铭文。石鼓于唐初出土于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十块石鼓上均刻有四言诗,由于诗歌内容多记録和歌颂田猎宫囿美好的诗辞,故又称“猎碣文”。后经朝代更替,原石多搬移,屡遭损坏。据文献记载,石鼓上原有七百余字,但时至近代拓本,仅存二百五十余字。
石鼓文的断代,始终争论不休,史家各抒己见,衆说纷纭,有说是周,有说是秦,还有汉说、后魏说等。今人通过出土文物比较石鼓文字与其他文字的共同性,认爲它是李斯小篆前的秦文字,属于大篆、金文系统。民国时期,赵椿年鉴于石鼓文字自宋迄清虽有释者数十家,但仍有未尽之意,欲使石鼓存字“信而有征,察而可识”,遂将张廷济藏明初拓本存字与王昶《金石萃编》所録阮橅天一阁北宋本所存考证合编,“校其异同,加之音释,以便省览”。天一阁本爲元吴兴沈中藏本,有钱逵篆书,并附有释音,后归范氏天一阁,是石鼓未入燕京时拓本,也是爲可据之本。
赵椿年对石鼓文字的考订,多从旧书,但亦有“补王、阮之缺漏,正诸家之讹舛,及一己所引伸”者计数十条。《覃揅斋石鼓十种考释》初稿成于辛未(一九三一年)二月,稿成后又经夏孙桐、章钰订正,柯绍忞、陈垣、汪荣宝、许宝蘅审定,多有删改。至丙子(一九三六年)八月始写定付刻刊行,由章钰题签。
作爲专门从事古旧书刊收集、保护、整理和出版、流通的中国书店,在半个世纪漫长的经营历程中,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珍贵古籍文献资料,也收集保存了近十万片古书木版。这批古书木版有各种古籍一百六十余种图书,涵盖了经史子集各个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极爲重要的文献价值。一个文化企业能收存如此数量的木版,其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对这批珍稀的古书木版进行发掘和整理,是中国书店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传统文化发掘的重要工程。爲此,中国书店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扶持和帮助下,陆续对所收藏的木版进行系统的
石鼓文的断代,始终争论不休,史家各抒己见,衆说纷纭,有说是周,有说是秦,还有汉说、后魏说等。今人通过出土文物比较石鼓文字与其他文字的共同性,认爲它是李斯小篆前的秦文字,属于大篆、金文系统。民国时期,赵椿年鉴于石鼓文字自宋迄清虽有释者数十家,但仍有未尽之意,欲使石鼓存字“信而有征,察而可识”,遂将张廷济藏明初拓本存字与王昶《金石萃编》所録阮橅天一阁北宋本所存考证合编,“校其异同,加之音释,以便省览”。天一阁本爲元吴兴沈中藏本,有钱逵篆书,并附有释音,后归范氏天一阁,是石鼓未入燕京时拓本,也是爲可据之本。
赵椿年对石鼓文字的考订,多从旧书,但亦有“补王、阮之缺漏,正诸家之讹舛,及一己所引伸”者计数十条。《覃揅斋石鼓十种考释》初稿成于辛未(一九三一年)二月,稿成后又经夏孙桐、章钰订正,柯绍忞、陈垣、汪荣宝、许宝蘅审定,多有删改。至丙子(一九三六年)八月始写定付刻刊行,由章钰题签。
作爲专门从事古旧书刊收集、保护、整理和出版、流通的中国书店,在半个世纪漫长的经营历程中,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珍贵古籍文献资料,也收集保存了近十万片古书木版。这批古书木版有各种古籍一百六十余种图书,涵盖了经史子集各个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极爲重要的文献价值。一个文化企业能收存如此数量的木版,其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对这批珍稀的古书木版进行发掘和整理,是中国书店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传统文化发掘的重要工程。爲此,中国书店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扶持和帮助下,陆续对所收藏的木版进行系统的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