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典名著资本论(套装上中下册)
作者:[德]卡尔·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
出版:译林出版社 2014.10
丛书:汉译经典名著
页数:2452
定价:336.00 元
ISBN-13:9787544749763
ISBN-10:7544749762
去豆瓣看看 原著者初版序
原著者第二版序
法文译本之序与跋
编者第三版序
英译本第一卷编者序
编者第四版序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与货幣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查看完整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里尔市。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1846年5月,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
郭大力(1905年——1976年),男,江西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他和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在中国最早翻译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亚南(1901-1969),黄冈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校长。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科学著作。全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第1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
原著者初版序
原著者第二版序
法文译本之序与跋
编者第三版序
英译本第一卷编者序
编者第四版序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与货幣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幣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幣的资本化
第四章 货幣的资本化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列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劳动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 工资
第七篇 资本的蓄積过程
附录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 收 起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里尔市。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1846年5月,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
郭大力(1905年——1976年),男,江西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他和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在中国最早翻译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亚南(1901-1969),黄冈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校长。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科学著作。全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第1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