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如何重写西方哲学史(张志扬)
阿佛洛狄特的缺席(吴雅凌)
黑衣女神与城邦福祉(张芳宁)
一个故事三种讲法(罗 峰)
阿里斯托芬《马蜂》中的父与子(胡镓)
孝义与治道(程志敏)
苏格拉底与政治哲学的诞生(王江涛)
“知识”与灵魂之“美”(贾冬阳)
灵魂的染色(黄 群)
被迫的哲学家(李 猛)
柏拉图《王制》的心灵(谭立铸)
神还是人立法(林志猛)
神圣的立法者问题(肖有志)
柏拉图《书简二》读解(彭 磊)
当哲人遇上智术师(罗晓颖)
政制与幸福(陈戎女)
色诺芬《阿格西劳斯颂》中的“虔敬”(高挪英)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定义和定位(黄汉林)
罗马的“开端”(吴明波)
维吉尔的“幻梦之门”(王承教)
世之贤人君子的德性高度(叶 然)
心灵的孤独与统一(吴 飞)
哈列维《赫札尔人书》对希伯来圣经“王”形象的发展(陈会亮)
何谓“双天”(白 钢)
爱的忏悔(朱振宇)
无奈的牧人(李世祥)
洛克,平等与“我们”(赵雪纲)
尼采与西方礼法传统的重建(张文涛)
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戈拉(刘 振)
尼采式的哲学批判(曹 聪)
现象学与古今之争(徐 戬)
隐秘的自然状态(黄 涛)
关雎之始与王道政治(陈明珠)
《关雎》讲义(李致远)
帝王的道义与变数(朱 赢)
倾听圣言(赵 明)
君子之乐:《论语》之始(娄林)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开篇读解(张轩辞)
《论六家要指》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吴小锋)
太史公笔下的孔子(李长春)
《诗》主言志,最附深衷(张 辉)
虞世南《笔髓论》注(柯小刚)
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曾维术)
元代“年谱,传记类”孟学著述三种考议(周春健)
等待黎明:为明君献计(何子建)
方以智“《庄》为《易》之风,《庸》之魂”说试解(邢益海)
“天”变,公理与时势(张 翔)
被现实主义刻画的中国?(韩 潮)
论天下秩序的当代复兴(陈建洪)
矛盾论与政治哲学(丁 耘)
传统的活力(舒 炜)
编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