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系列丛书在总目选编上,收入中国国学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共分七篇,每篇分上下两卷,共十四卷。
三、本书编辑目的,在于陶冶学生优雅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引导人生向善、向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一代人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体现传统文化让“人生有根”的教化之功。
四、本书选编的篇章,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是历代学者家传户颂之篇章。以培养当代青少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素养,具有时代意义。
五、本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思想观点(性善论、义利观、仁政、民本等)及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
六、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成长所需,阅读正文之前有“本书知识点链接”和“名家导学3-2-1”对书的整体做一介绍和补充,之后先列“篇章大意”,再列“正文”“注释”“译文”,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每卷之后设置“品读思考”,全书*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以及“读后感”。
七、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青少年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作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言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把对本书的具体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作家传户诵的书。
【名家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重点体会孟子重“仁义”、轻“功利”的思想主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在思想上时时刻刻体现“仁爱”,主张把“仁义”放在首位,“功利”放在 其次。孟子从“仁、义、礼、智”四方面出发,认为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应有四种德行: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 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做到这四种德行,才可称得上道德世界的崇高与伟大。
◎着重阅读孟子有关修身的观点与方法,理解孟子有关“性善论”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内心都拥有一种先天固有的道德 意识,假如人有不善,是后天环境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对这种善的本心加以培养——专心致志地修身养性,“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真正的仁人、君子,不论地 位如何,经过一番痛苦的修炼与磨砺,终究会成大器。
◎联系现实,深入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立足于现实,劝导统治者施行“仁政”,即“以民为本”的“保民”政策。然而,“仁政”的施行,和人与人之间 的友善、仁义是相辅相成的。人性本善,但人性却容易受到外界欲望的干扰,从而走上歧路,因此,为了达到“友善和仁义”,我们必须排除私欲的蒙蔽,建立正确 的价值观,这是“仁政”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孟子这种“重民本”“讲仁爱”的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相契合,具有普世价值,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 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2个知识要点
◎《孟子》长于论辩,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增强文章气势;灵活运用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层层推进,反复诘难,迂回地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 王下·*章》,孟子不急于宣道,而是采取请君入瓮的策略,先提出两个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使宣王顺着自己 的思路,得出“与民同乐”的答案。
◎为了将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还经常使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如《告子上·第九章》,为了阐明舍生取义的道理,孟子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通过“鱼与熊掌”“生与义”的对比,阐述了“义”的重要性。
1个成长要点
◎《孟子》有着对人性的肯定和引导、对社会的深思和主张。孟子积极推行“德”“善”“仁”等思想,注重人们对品德的自身修养。孟子善于论辩,长于思考,探 索人性、人生、社会、政治等诸多问题,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美好的品德,经常通过自省等方式修养自身,将人性中的善发扬光大,做一个善良、正直、 勤奋修身,勇于挖掘自身缺点并改正的人。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