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部分 概 论
第1章 经济进程、行为与政策 3
第Ⅱ部分 经济危机回顾
第2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大政府的影响 13
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年表 15
1974—1975年的经济事件 16
大政府的影响 18
收入和就业效应 21
大政府对现金流的影响 25
解读资产负债表 30
第3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
最终贷款人干预的影响 35
最终贷款人操作的本质 37
详述融资关系 38
最终贷款人功能 39
银行业惯例 42
最终贷款人概念 44
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45
1973—1975年的银行破产: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机制 47
使用的技术 48
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破产 51
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巨型商业银行 54
1974—1975年的典型情况 57
天还没有塌 58
第4章 战后金融不稳定的出现 61
题外话:一些组织原则 61
银行头寸融资工具的演变 64
战后时期的部门数据 69
1966年的信用危机 77
1970年的流动性紧缩 81
挤兑的教训 84
第Ⅲ部分 经 济 理 论
第5章 理论透视 89
理论的重要性 90
当前的标准理论:前凯恩斯主义的衣钵 91
协调性和政策 94
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根源:作为参数的价格 95
新古典总需求理论:以前凯恩斯主义为基础 98
货币数量论 100
新古典总需求理论:总结 101
第6章 当代主流理论:后凯恩斯综合理论 103
凯恩斯理论的演变 107
劳动力市场:决定总需求还是由总需求决定 108
汉森-克莱因理论:初级教科书中的凯恩斯理论、
计量经济学预测和政策模拟 110
希克斯的观点 114
帕丁根的改革:劳动市场决定论的胜出 117
凯恩斯对古典思想改革的减少 121
第7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和利润 125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最简单的案例 127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考虑政府因素 130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考虑对外贸易 132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来自利润的消费和来自工资的储蓄 133
用利润收入消费的意义 135
供给价格 139
税收和政府支出 145
企业支出的融资 146
资本密集度、多元化市场和多样化产品 147
结论 150
第8章 投资和融资 151
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两套价格体系和金融 153
与帕丁根方法的决裂 155
准租金和资本资产价格 158
投资 162
第9章 融资承诺与不稳定性 173
现金流的分类 176
运营现金流和债务 179
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 181
为投资而进行的融资 187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191
结论 192
第Ⅳ部分 制度动力学
第10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银行业 195
银行业务 200
银行的利润等式:杠杆、资产收入、债务成本 204
银行的利润等式:作为成本的准备金和融资业务的演化 212
扩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利润等式 214
融资供给对融资需求做出的反应 216
银行业是一种内生的不稳定因素: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 217
第11章 通货膨胀 221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223
货币工资 227
工资的融资 231
作为通货膨胀发动机的政府 234
加价的构成 235
工会和通货膨胀 242
作为福音和祸水的大政府 245
通货膨胀的控制 246
第Ⅴ部分 政 策
第12章 政策简述 249
议程的重要性 251
可采用的方法 252
第13章 改革议程 255
大政府 257
就业战略 268
金融改革 273
产业政策:大公司主导情况下的其他选择 285
结论 288
附录A 融资结构 291
对冲性融资 291
投机性融资 293
庞氏融资 296
附录B 消费价格和实际工资 299
再版后记 303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