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
作者:关河五十州
出版:现代出版社 2015.9
页数:320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14332995
ISBN-10:7514332995
去豆瓣看看 章 关键时刻
蒋介石那时候也是有苦说不出。作为北伐军总司令,他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嫡系部队承担艰难的作战任务,否则就难以调动桂军、湘军、粤军等其它非嫡系部队。在武昌久攻不下时,他甚至对刘峙等亲信部属说出了“虽至全军覆没,积尸累邱,亦非所恤”一类的狠话。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能够让蒋介石获得非嫡系部队及其派系的应有尊重,反而在作战不利时,还得蒙受各方指摘。
第二章 老天隔不了一层窗户纸
老冯一直有一套独特的行事方式和标准,可谓是“老要颠狂少要稳”的典型。早在徐州蒋冯初次会晤时,他站在铁皮车门口招手的那个镜头,已经让人瞠目结舌。接着到济案党家庄会商时,老冯又有惊人之举:原来一群人席地而坐,但他突然从草地上爬起来,没有同任何人打招呼,就径直走到马路边,帮一个过路的车夫推车上坡!
第三章 仇敌满天下
白崇禧在北方同样狼狈不堪,这位以花样多、点子多著称的小诸葛,其弱点正在一个“小”字上面。他的精明能干往往都只限于一定范围,做事也总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大处不算小处算——舍不得放弃武汉,结果武汉的军队被丢了个一干二净;舍不得放弃平津,又导致在势单力孤,久居客位的情况下,难以控制住自己的部队。
第四章 一石掀起千层浪
中原大战的潘多拉魔盒一打开,不仅冯、阎红了眼,蒋介石也几近失态。在汉口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并且不时挥舞着拳头,一副声色俱厉的表情。与会者从他的训话中不时能听到“杀、杀、杀”的字眼,那情形,就好像老蒋自己也正持矛持戟,在战场上冲杀一样。
自接受杨永泰“削藩策”后,蒋介石遇到的各种各样挑战可以说从来就没断过,但哪一次挑战也没中原大战来得这么剧烈和严峻,其心情之紧张与惶恐可以想见。
第五章 大玩家
西北军的厉害之处,恰恰就体现在这些装束寒酸可怜的士兵身上。冯玉祥以善于练兵著称,对士兵的训练极其严格,而且特别注重夜战、劈刺、摸爬等方面的特战训练。在西北军里,大刀被置于与步枪差不多同样重要的位置,几乎人手一把,因此他们的劈刺术其实就是指刀术。西北军士兵没有不会耍大刀的, 夜战近战时多用大刀进行格斗。
第六章 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
张学良是一个单纯的“花花公子”吗?也许每一个见过他的人都会得出这一印象,可是阎锡山说:你们错了!东北军中元老派曾拥有相当大的势力。张学良在父亲猝然去世的情况下,能够诛杀杨宇霆等人,成为东北军新的军事领袖,仅凭这一点,老谋深算的阎锡山就判定张学良“断非花花公子,他是能够打军事算盘的”。
第七章 一抹残阳万里城
山西人的排外意识与阎锡山的管治有很大关系。有人曾到太原图书馆和宣传机关里去查过,发现要想找到一份外省的报刊都非常困难。阎锡山用这种封锁政策来对待一切省外的书报刊物,以便使老百姓耳聋眼瞎,乃至于只知他阎老西,而不知其他。封锁政策固然有利于阎锡山成为山西的土皇帝,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其实并没有做好称雄天下的准备,瞎打瞎撞的结果,只能是“有锡天下乱”。
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畅销军事纪实文学作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颇深。 代表作有《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一寸河山一寸血》《战争从未如此热血》等,在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拥有粉丝无数。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超大、耗时超长的一次军阀混战。它也是在北伐后新军阀间问鼎中原的终极逐鹿之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走向。在这段堪称民国版的春秋演义中,各色人物、各路豪强纷纷登台亮相,国民党军政界数得上号的大佬名宿都赤膊上阵。种种机谋权变、纵横捭阖,各种势力分化组合令人目不暇接。借此战役蒋介石虽取得了名义上的对全中国的支配权,但中国的整体国防力量遭受了严重削弱,国民党内部派别纷争依然剧烈,这使中国在日后面临日本侵略时,不得不吞下由此酿成的苦果。
本书作者在掌握了大量独家史料的基础上,以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重现了这段光怪陆离的历史。其中,对各种机谋运用的解读入木三分,对时局的分析见解独到。同时把各色人物性格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阎锡山的精于算计,新桂系的志大才疏,冯玉祥的外宽内忌,张学良的作壁上观。尤其是对蒋介石何以能在一开始并不占优,甚至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终胜出,其军事打击与政治分化策略的运用,识人用人的独到之处等方面都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