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十五讲
作者:杨立华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0
丛书: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页数:304
定价:40.00 元
ISBN-13:9787301221594
ISBN-10:7301221592
去豆瓣看看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围
二 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
三 韩愈的贡献
四 韩愈的思想
五 小结
第二讲 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
查看完整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时代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传统。从中唐开始,面对佛道二教的强势冲击,以韩愈为首的儒者开启了以重树儒家主体地位为目标的儒学复兴运动。至北宋,儒学复兴的思想自觉,落实在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这一根本的时代课题上。基于这一思想自觉,周敦颐、邵雍、二程、张载都做出了杰出的哲学贡献,并在南宋被整合进朱子集大成的理学体系当中。《宋明理学十五讲》详细介绍了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理学发展中的重要论题、人物及文化事件,展现了这一期儒学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气质。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围
二 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
三 韩愈的贡献
四 韩愈的思想
五 小结
第二讲 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
一 北宋的开国规模和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二 胡瑗的著作与思想
第三讲 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
一 太极与诚
二 人与万物
三 圣人
四 教化与治理
五 志学
第四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思考
一 观物
二 体用
三 体以四立
四 用因三尽
第五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上)
一 对佛教的批判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三 天理
第六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下)
四 生之谓性
五 以觉言仁
六 定性
第七讲 气体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上)
一 虚与气
第八讲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下)
二 形与象
三 参两
四 感
五 人性论
六 性与心
第九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上)
一 形上形下
二 体用一源
三 生生之理
四 道无无对
第十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下)
五 公与仁
六 人性论
七 主敬
八 格物致知
第十一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上)
一 体用
二 太极
三 理与气
第十二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下)
四 人性
五 心性情意
六 涵养
七 致知
第十三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与朱陆之辨
一 陆九渊的生平
二 陆九渊的思想
三 朱陆之辩
第十四讲 无善无恶:王阳明的心学
一 心外无理
二 心外无物
三 格物
四 知行合一
五 致良知
第十五讲 理只是气之理:罗钦顺的思想
一 异学驳论
二 理只是气之理
三 论性
四 格物观
^ 收 起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时代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传统。从中唐开始,面对佛道二教的强势冲击,以韩愈为首的儒者开启了以重树儒家主体地位为目标的儒学复兴运动。至北宋,儒学复兴的思想自觉,落实在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这一根本的时代课题上。基于这一思想自觉,周敦颐、邵雍、二程、张载都做出了杰出的哲学贡献,并在南宋被整合进朱子集大成的理学体系当中。《宋明理学十五讲》详细介绍了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理学发展中的重要论题、人物及文化事件,展现了这一期儒学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气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