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圣断”的虚构与昭和天皇

“圣断”的虚构与昭和天皇
作者:纐纈厚著;毕克寒译;张权校
出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5.11
页数:163
定价:27.80 元
ISBN-13:9787554910214
ISBN-10:7554910213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本书是从东条英机内阁末期开始,成功地推翻东条内阁过程中,同时接受日本战败的现实,为了不使战争责任涉及到昭和天皇、围绕接受波茨坦宣言,宫中的重臣党羽和盟国之间进行了反复的交涉。最终成功地取得了战后复权的机会。所谓“圣断”在模糊了战争责任归属的同时,也决定了保存战前权利和在战后的复权。本书尝试着从整理相关的历史史料(日记、会议记录),来重新明确这段历史事实。  为了摆脱日本的所谓“圣断论”着眼于新的战后史,明确被虚构的“圣断”事实,整理导致“圣断”的历史过程。在本书中明确地阐明,即不是“圣断”也不是“英断”是为了保存日本保守体制,昭和天皇的犹豫之断。  本书之所以要指出“圣断”的虚构性,不仅要提出昭和天皇个人的判断的与否,与此相比,更明确的问题是“圣断”所蕴含的战后构想和战争意识,给战后日本社会极大的影响,使日本社会和日本国民不能真诚的面对历史。  “圣断”多数是由具体的御前会议等非立宪机关来引导的,本书的初衷是在推翻东条英机内阁为开端,到决定战败的过程中探索多个政治集团为执笔的起点。为了在战后复活保守权力构造,急于在历史认识中抹煞昭和天皇的开战责任和战败责任。因此,与复兴战后日本的同时,实施彻底宣传“圣断论”。随着战后保守权力体制的安定,“圣断论”彻底渗透于国民意识中。启用媒体,在操作舆论和形成舆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把日本国民从战败意识中解放出来。作为希望保留战后天皇制的心愿,成为了战后社会的一种潮流。由此“圣断论”与其说是上层灌输给下层的,还不如说是保守势力希望得到的“历史故事”。这种“历史故事”不仅安慰了日本国民战败的心灵,事实上还孕育出了战后复兴的活力。与其相反,搁浅了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和日本国民的战争责任意识,而且也剥夺了面对此列问题的机会。从而在日本近代史中由天皇的“圣断”开始的战争被称做为“正义的战争”或“圣战”,战败不过是没有达成这个崇高目的而结束的战争成为普遍的历史认识。把战败换成“终战”这种价值中立的言辞,也是这种原因和心理背景造成的。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141)折扣价格

50
京东缺货N个月
24小时内更新

91
当当缺货N个月
24小时内更新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