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的想象
作者:冷霜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6.1
丛书:新人文丛书
页数:202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511296610
ISBN-10:7511296610
去豆瓣看看 第一辑
新中国成立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
——以《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为中心的讨论
表达即挣扎
——论《野草》
当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
————读《回顾一次写作——的前前后后》
想象中国的方法?
——试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说中的几个问题
喧宾夺主,还是客随主“变”?
——评刘禾《跨语际实践》
第二辑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
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19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
第三辑
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
——以细读张枣《镜中》为例
减法所不能删除的
——细读萧开愚《安静,安静》
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
从“水泥柱体”说起
“打工诗歌”的美学争议
第四辑
论1990年代的“诗人批评”
冷霜,1973年生于新疆,先后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1995)、硕士(2000)、博士(2006)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诗评论》辑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诗及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研究。编选有《马雁诗集》(新星出版社,2012),合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百年新诗选》(三联书店,2015)等。亦从事诗歌写作与翻译,诗作结集于《蜃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曾获刘丽安诗歌奖(2010)、“诗建设”诗歌奖(2013)等。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诗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鲁迅、废名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及其思想的研究,卞之琳、林庚、张枣、萧开愚等优秀诗人的经典文本的细读和诗学观念的探讨,旁及“诗人批评”、“打工诗歌”等当代诗歌现象的分析,“被压抑的现代性”、“跨语际实践”等海外中国学重要论述的评论等。作者长于从语言、形式的细节入手,解剖文学作品中的观念肌理,进而揭示作家思想、观念与历史之间的关联互动,文思缜密,视野开阔,既擅抽丝剥茧,也能见微知著,时时往复于文学的“内外之间”,而融通为独到的见解。
比价列表